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顧紅艷):2017年5月,《江蘇省“十三五”時期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以下簡稱《清單》)發佈,明確了公共服務中最基礎、核心的服務項目。8月22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出臺《江蘇省“十三五”時期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進一步提出功能配置標準,讓百姓對享有的惠民、富民福利“看得見、摸得著”,一攬子公共服務配置將有標可依。這一舉措既體現了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於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將推動江蘇省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顧紅艷
“今年5月份出臺的《清單》,明確了公共服務中最基礎、最核心的服務項目。此次在5月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功能配置標準,目的就是讓群眾‘可觀、可感’、功能配置‘可量化、可持續’、工作進展‘可檢查、可考核’,推動《清單》明確的服務項目真正落到實處。”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在發言時表示,通過《標準》的發佈、實施,將讓老百姓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邊有哪些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每個項目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功能,讓各級政府明確基層的基本公共服務配什麼、誰來配、在哪配,真正實現以標準化推動均等化、提高普惠性,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據了解,此次《標準》主要包括6個部分,提出了在農村以鄉鎮、建制村、自然村為空間配置單元,在城市以街道、社區、居民小區為空間配置單元,分別明確了服務類別、服務項目、功能配置、配置主體和牽頭負責單位。比如:每一萬左右常住人口設置1個幼兒園,設活動用房、辦公用房等;每個鄉鎮設置1個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在一般鄉鎮衛生院基礎上,每20—30萬常住人口設置1個中心衛生院;每個社區設置1個以農村敬老院為基礎的養老居家服務中心;每個鄉鎮設置一個殘疾人之家,每個鄉鎮建成區範圍內設置1個郵政營業場所提供郵件寄送服務;每個街道設置1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每個建制村設置1個農村文化禮堂以及1個文體活動場地。
蘇州吳江區盛澤鎮黃家溪村黨委副書記吳智文表示:“目前黃家溪村建有200余平衛生服務站、100余平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殘疾人之家,並已形成2條公交線路交叉、10個公交站點密布的公交交通網絡,進村主要道路已改造為雙車道瀝青路面並配套路燈、景觀燈等亮化工程,自然村95%以上的村莊道路已完成硬化工程建設。自2010年以來,村裏先後投入1000余萬元,建起了黃家溪村群眾文化中心、群眾文體中心,配合各自然村分佈的健身設施、小廣場,看演出、聽戲曲、健身、打球、跳廣場舞,截止目前村群眾文化中心已經免費為村民提供戲曲表演節目200余場。”
此外,《標準》在服務類別和服務項目方面作了進一步説明:鄉鎮單元,主要提出了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服務、住房保障、政務服務等10個服務類別,細化出32個具體服務項目;街道單元,服務類別的範疇與鄉鎮一致,細化出24個具體服務項目;建制村單元,提出了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服務、政務服務等10個服務類別,細化出22個具體服務項目;城市社區單元,提出了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政務服務等7個服務類別,細化出15個具體服務項目;自然村單元,提出了公共教育、文化體育、市政公用、環境保護、生活服務等5個服務類別,細化出6個具體服務項目;居住小區單元,提出了公共教育、文化體育、社會服務、市政公用、生活服務等5個服務類別,細化出10個具體服務項目。
《標準》制定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圍繞“人”的需要,更加科學精準的定位服務項目和功能配置標準。具體來説,可以歸納為六個關鍵詞:基層、基本、功能、標準、時間和試行。《標準》的制定在全國尚無先例,是江蘇省委、省政府的一個創新舉措,因此將《標準》明確為“試行”。據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湯明海介紹説,作為全國首個在全省層面率先出臺實施公共服務配置標準的省份,江蘇對於每個功能單元的具體服務項目都明確了功能配置標準和責任單位,這一系列手冊還將在江蘇全省公共場所進一步推廣發放,供百姓對標。
據悉,從明年起,將由江蘇省發改委牽頭,對《標準》的實施情況開展評估,根據實施的具體情況適時進行調整,不斷完善服務領域、功能配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