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8月24日晚間,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代碼:601998;香港聯合交易所代碼:0998)公佈了2017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資産品質總體可控,業務規模適度增長,實現凈利潤240.11億元,同比增長1.74%;資産總額為56512.1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72%,表明該行今年以來“降增速、提轉速、調結構”的舉措初顯成效。
凈利潤穩步提升 不良率逆勢下降
上半年,中信銀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實現歸屬本行股東的凈利潤240.11億元,同比增長1.74%;撥備前利潤555.30億元,同比增長0.66%;實現營業收入765.80億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0.86億元,同比增長9.35%。
中信銀行主動調整業務增速,持續壓縮資産規模,放緩資本消耗速度。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集團資産總額56512.16億元,比上年末下降4.72%,客戶貸款總額30910.9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1%;客戶存款總額34534.76億元,比上年末下降5.11%。中信銀行集團資本充足率為11.76%,一級資本充足率9.6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1%,各級資本充足率均達到監管要求。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信銀行始終堅持穩健經營理念,大力推進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資産品質總體可控。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集團不良貸款餘額511.1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23%;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回歸本源支持實體 不斷優化業務結構
上半年,中信銀行結合監管導向,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在確保信貸資産投放保持增長的同時,主動壓縮同業類資産和高資本佔用的表外業務,應收款項類投資總額比上年末下降18.66%,承兌匯票規模比上年末下降22.51%。
調整優化業務結構。中信銀行信貸資源繼續向零售業務傾斜。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集團新增貸款2131.68億元,其中個人貸款佔比82.42%,個人貸款餘額佔比進一步提升至36.63%。對公信貸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健康、大文化、大環保”,“高科技、高端製造業、高品質服務和消費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大、三高、三新”行業貸款保持增長,産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持續壓縮,行業信貸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加快資産流轉速度。中信銀行積極提高資産週轉速度,利用更大的資産流量擴大收入來源,通過資産流轉實現高收益資産對低收益資産的替換。報告期內,中信銀行成功發起54.5億元信用卡分期公募ABS資産證券化,通過轉讓方式轉出信貸資産328.83億元,主動壓縮收益相對較低的外幣貸款60.8億美元,在調整和優化存量資産結構的同時,拓寬了高收益業務的發展空間。
“一體兩翼”均衡發展 綜合協同優勢顯現
中信銀行秉承成立以來的傳統優勢和基因,已經形成以公司銀行為主體、零售銀行和金融市場為兩翼的業務結構。上半年,中信銀行以公司銀行為轉型支撐點,依託傳統業務優勢,重點構建“大資管+大交易”雙輪驅動的産品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同時,該行以零售銀行為轉型突破口,圍繞個人客戶“衣、食、住、行、玩”需求提供大零售綜合服務,不斷提升對個人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以金融市場為新興增長點,搭建覆蓋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國際金融市場的産品和服務體系,加強産品創新,傳統特色業務和新興業務保持較快發展速度。
此外,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並舉的獨特競爭優勢,加快綜合化平臺建設,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該行發揮中信金融全牌照優勢,加強與中信集團旗下公司的客戶資源和渠道資源共享,深化在産品創新、綜合行銷領域的合作。上半年,中信銀行將跨境協同作為協同工作的重點,持續推動與境外子公司的業務聯動,促進境內外客戶資源共享。報告期內,該行境內分行與信銀國際、信銀投資共達成合作項目56個,合作規模1980.05億元。
2017年上半年期間,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信銀行大力踐行“最佳綜合融資服務銀行”的戰略願景,經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較好態勢,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2017年2月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 “全球銀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中信銀行品牌價值名列第22位;在2017年5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中,中信銀行位居第78位。
展望下半年,中信銀行表示將深入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保持定力,回歸本源,紮實經營,穩健發展,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開創發展新局面。(文 程遲 編輯 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