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鼓樓33個部門、13個街道聚力創建文明城市
滿目青翠的遊園綠地、整潔乾淨的街巷小區、精美的藝術手繪墻……在江蘇南京市鼓樓的街頭逛逛,你會由衷地感受到愜意和舒心。
文明交通志願者上街勸導行人遵守交通秩序、社區志願者放棄休息日清理“邊邊角角”、市民義務參與文明創建督查,鼓樓人的文明素養,也會引來你由衷的讚嘆……
南京鼓樓區召開2017年的文明城市創建動員部署會後,兩個月來,全區把創建工作與大走訪、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263”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同時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與省測評標準進行銜接與整合,實現同步推進。全區33個創建部門、13個街道全力以赴聚力創建,截至目前共下發督查通報36期,督查整改了1萬多個“小瑕疵”“小問題”。
經過多年努力,南京鼓樓城市風貌和居民精神面貌得到了長足的提振,正朝著“首善之區、幸福鼓樓”的目標邁進。隨著居民要求的提高,該區自加壓力找不足,啃“硬骨頭”、破“老舊難”,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上不放過每一個細微的角落。
該區專門成立了文明城市創建指揮部,由區委書記、區長任指揮長,分管區長擔任各專項組組長,區四套班子領導掛鉤13個街道,編印《鼓樓區文明城市創建三級責任人體系》,每條指標分解到人、責任明晰。街道和部門把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逐項排查問題、逐一分析解決。全民創建、創建為民,該區通過“鼓樓微訊”微博、微信號開設文明創建宣傳專欄,展示創建惠民成果,傳播精神文明風尚,“幸福鼓樓文明先行”系列漫畫火遍全區。下一步還將通過街道、社區向居民發放《同心爭創文明城市,攜手共建美好鼓樓》的一封信,籲請全體居民參與創建工作。
中央門地區人口密集、沿街小店眾多。街道負責人介紹,結合大走訪,街道和社區摸清了42371戶走訪對象的實際需求,然後倒排時序進度,精細到天“攻堅克難”,共收集問題551個,已解決531個。近期,該街道清理了各類違規廣告和牛皮癬等計3110處、取締了門店佔道經營1200起、關停了嚴重擾民的燒烤店2家,拆除近百處違建近900平方米。許府巷、馬家街、西瓜圃橋等過去臟、亂、差路段的市容環境得到了明顯改觀。
兩個月來,全區在解決了200多項較為嚴重的涉及小區環境臟亂、主次幹道路面破損、菜市場佔道經營、機動車違停等問題後,上周,又召開推進會,把各個部門和街道新一輪發現的問題再次梳理出來,“遛狗不牽繩和寵物糞便不清理現象”、“行人闖紅燈和亂穿馬路”、“老舊小區牛皮癬”、“個別物管小區衛生標準不高,無物業管理制度、未統一著裝、未掛牌上崗”……這些幾乎是老城區“共性”的問題如何解決?
為此,南京鼓樓區針對“頑疾”,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專項整治行動,進行“拉網式”過篩檢查,現場督導、現場整改,全面清理衛生死角和管理盲區。交管部門在46個主要交通路口,每天早晚班高峰時段安排交警、協警、交通志願者549人維護交通秩序。同時組織聯合執法,開展農貿市場、小餐飲店、商場超市秩序整頓行動。
找問題的同時還要“樹標杆”,該區加強示範引領,在區內打造了一批農貿市場、居民小區、學校等文明城市創建示範點,以示範為引領,以點帶面,精準對標查缺漏,全面達標提升。針對小區整治等則統籌推進,加快完善公共建築、室外公廁、城市道路、居住建築、居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問題解決了,環境更好了,下一步該如何保持?鼓樓區特別建立了區巡查小組、行業自查小組、市民督導團三級交叉督查機制。30余人的文明辦、督查辦巡查組,100多人的行業內部督導組,10人的市民督導團,每天開展專項督導、每週確定督查重點並總結督查情況“回頭看”。10位市民督導員每天奔波在 “轄區”內,從居民群眾的視角“發現問題”,成為最有力的“監督群體”。
最近,南京鼓樓區不少主幹道旁的圍墻上,一幅幅精美的手繪圖,變成了身邊的“新風景”。這批新建的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成年人公益廣告載體,涵蓋了工地圍擋42處,手繪墻50多處、道旗1000多組、宣傳欄4000多塊。該區還計劃印製一批貼近居民生活的核心價值觀、“八個不”宣傳品,把“文明”送到家。
此外,建設鼓樓“好人園”以打造道德地標、開展“德行鼓樓”系列主題活動發現身邊的道德典型,使得善良美德的輻射範圍和品牌效應不斷擴大,為市民文明素質提升提供了強大的道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