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産、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工廠造”的丁家莊保障房
房子的墻、頂、地,全部由工廠生産好的預製墻體和疊合樓板,現場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起來,就連裝修也是由工廠生産的各種配件,現場組裝,這就是南京丁家莊保障房二期A28地塊採用建築工業化建造起來的6棟27層至30層高的樓房。
以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無塵環保為核心優勢的建築工業化,雖已提出多年,但要大面積推廣應用仍需規模化帶動整個産業鏈的完善和成熟。而自帶大體量、規模化特點的南京保障房項目,首當其衝,成為這一技術的先行先試和引領者。2014年交付的上坊保障房片區6地塊5號樓便是採用了構件工廠預製的技術。而今,隨著對建築工業化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掌握,丁家莊保障房二期A28地塊的6棟樓房,除了起承重作用和抗震作用的內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由現場澆築以外,其他部件全部由工廠製造、現場拼裝,並且還引進了裝配化施工的一體化裝修,讓房子由內而外全部“工廠造”。
墻面樓板全部工廠製造現場拼裝
位於南京棲霞區丁家莊保障房二期的6棟27層至30層高的公租房項目日前主體結構正陸續完工封頂。在建築工地上,仍可見成品的樓梯、陽臺等部件。“這些都是工廠生産好直接運來工地的,再由工人現場拼裝。”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房子的內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是現場澆築的以外,隔墻、疊合樓面、陽臺、樓梯、欄板、扶手,全是預製的成品。
那麼這些在工廠生産好的樓梯、陽臺成品又是怎樣拼裝成房子呢?該負責人介紹,樓房在澆築主體框架過程中就已按照建築工業化技術預留了相應的“卡槽”,比如為保證預製墻面拼裝後也能同現場磚砌墻面一樣牢固,在澆築框架時就留好了用於連接預製墻面的兩排鋼筋,而預製墻面在工廠生産時,也相應留好了連接鋼筋的凹槽,當預製墻面的凹槽和現場預留的鋼筋“相遇”,就完美連接了,就像“搭積木”,工人只需灌漿填充,粘合兩固件即可。
其他的部件拼裝起來也是一個道理。通過使用建築工業化技術,在保證結構安全性的同時,還可以兼顧建築的保溫節能要求和建築立面藝術效果,像樓房外立面筆直的線條,也是傳統工藝望塵莫及的。由於現場綁扎鋼筋,澆注混凝土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施工過程中無外模板、無外腳手架、無砌築、無抹灰,真正實現了綠色施工。
“這裡的欄杆、外窗等部件也都由工廠生産,現場直接工具式安裝。”該負責人表示,由於都是成品,安裝效率高,後期維護更換也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房子的構件也有不少是“集成”的,像東西山墻就採用了預製夾心保溫裝飾一體化外墻,陽臺板和太陽能板也是一體化安裝,還有一體化的遮陽卷簾和保溫外窗等。據介紹,該項目混凝土結構預製率達到31.5%,建築總體裝配率達67.11%。
此外,丁家莊保障房二期項目還採用機械抹平工藝,取消了傳統的地坪找平層工藝。在樓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採用隨澆隨抹的施工方式控制樓面的平整度,取消了建築樓面找平層,從而減輕樓面荷載,節省原材料和人工,降低建造成本。
八大集成系統“拼起來”的裝修
丁家莊保障房二期A28地塊除了蓋房子是工廠生産現場拼裝以外,6棟樓房的918套公租房的裝修也將全部採用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産、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
所謂裝配化裝修是將工廠生産的部品部件在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主要包括集成廚房、整體衛生間、組裝式地板等。簡單來説,就是裝修原材料在工廠製成部品,現場像組裝汽車、搭積木一樣通過購買部品和安裝示意圖,在室內進行組合安裝。
目前,該項目已採用裝配化裝修做了兩套樣板房,其中一套為成品展示標準,作為施工階段樣板參照;另一套則是半成品,用來展示裝配化裝修的工藝技術。
在約60平方米的成品樣板房裏,從外觀看來,與普通裝修並無太大差異,但敲敲墻會發現,墻的表面不是傳統的乳膠漆或墻紙,而是倣墻紙的裝飾墻板;衛生間地面則是一整塊高新材質的架空底盤,在底盤和結構層之間佈置了排水管,以實現“同層排水、戶內檢修”;廚房是一體化的櫥櫃和灶具,整體風格簡潔,功能齊全。
在另一間半成品的樣板房裏,裝修內部的“秘密”才得以見分曉。
“房子裏的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獨立的模組。”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把房子分成廚房、玄關及客廳、衛浴、臥室等幾個模組,每個模組都由工廠生産好構件,然後到現場直接組裝。”
整套房子採用了集成地面、墻面、吊頂、套裝門、快裝給水、薄法排水、衛浴、廚房八大系統。簡單來説,就是整個衛生間是在工廠生産好直接到現場拼裝的,廚房也是如此。
那麼像墻板等這些裝修的部品部件都是怎麼固定挂牢的呢?在半成品的樣板間裏展示了墻板背後的挂件——龍骨架。原來採用裝配化裝修的房子,所有的部品部件都是由龍骨架“挂”起來的,這樣還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溫和隔音效果。
然而,裝配化裝修與傳統裝修最大的不同還在於採用幹法施工,即不用水泥砂漿的幹法作業,這樣可以杜絕傳統裝修中瓷磚空鼓、開裂等品質通病,並且通過構造優化,防水性能可以進一步提升。
另外,與傳統裝修需要在室內隔墻完成之後再進入裝修環節不同,裝配化裝修可以在工廠完成室內隔墻部品再去現場進行組裝。只要建築主體結構完成,裝配化裝修就可以提前入場與建築結構穿插施工。這樣一來,傳統裝修需近3個月的施工工期,採用裝配化裝修只需三四個工人,10天即可完工,大大提高了“成品房”交付的整體進度。
相信通過南京市保障房項目對建築工業化的探索實踐和規模化應用,可以進一步促進下游材料供應鏈的發展,繼而引領全市乃至全省建築産業工業化技術的推廣,為大面積推動住宅工業化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