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搭建社區治理平臺 讓鄉賢“履職”有陣地 江寧首家鄉賢會落戶孟墓社區
江蘇南京市江寧區首家在民政部門備案的鄉賢社會團體近日在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孟墓社區成立。該團體由24名鄉賢組成,旨在推動鄉賢參與社區治理步入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鄉賢群體在社區、鄉村威望高、口碑好,是城鄉社會治理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將鄉賢引入社區治理,近年來在南京市越來越常見,但鄉賢參與社區治理大多是口頭性、臨時性活動,缺乏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建設。
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孟墓社區從2015年起引入鄉賢,發揮賢達、能人在基層治理中的補充作用。經過兩年多的運作,鄉賢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和資源,成為社區居民身邊的規劃設計員、矛盾調解員、督查管理員等。
在鄉賢的參與和帶動下,社區不少難點工作開展順利。老黨員賈家林是退休老村長,也是社區鄉賢之一。前段時間社區開展馬西河整治,需要對道路進行擴建,統一改造圍墻,部分村民搭建的披棚必須拆除,但不少村民不願配合,相互觀望。社區為此找到了賈家林,他不僅帶頭拆除自家披棚,還積極勸説其他村民配合。在他的帶頭示範下,馬西河神童段改造得以順利推進。
不過,江寧區湯山街道孟墓社區黨支部書記陸瑤發現,鄉賢參與社區治理,大多是臨時性事務,缺乏固定的平臺和常態化機制。為了更好地發揮鄉賢的作用,社區前幾天在區民政局登記備案成立鄉賢會,將鄉賢會升格為正式的基層民間組織。這是南京江寧區第一家正式在民政部門備案的鄉賢會組織。
南京日報記者獲悉,江寧區湯山街道孟墓社區鄉賢會成員按照自願參與原則,通過組織推薦、群眾推薦、自薦方式産生,目前已由村民代表選舉出24名成員,由本村黨員、居民代表、離退休幹部、退休老教師、德高望重的老人或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組成。
陸瑤表示,下一步,鄉賢會將選舉會長、副會長及秘書長,社區負責搭建鄉賢參與社區事務的工作平臺,讓鄉賢“履職”有陣地。此外,鄉賢會還將根據社區需要制訂年度工作計劃,形成一整套鄉賢參與社區治理的工作機制。同時,社區也將及時總結經驗、固化機制,進一步推動鄉賢參與基層治理邁向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