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公益 >> 正文

通過保護修繕加以利用 讓歷史建築“活”起來

2017-08-30 18:19:40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通過保護修繕加以利用,融入現代城市和百姓生活——讓歷史建築“活”起來

(公益)通過保護修繕加以利用 讓歷史建築“活”起來

頤和路十二片區頤和公館區,市民參觀民國建築。 攝影 崔曉

(公益)通過保護修繕加以利用 讓歷史建築“活”起來

位於秦淮區菱角市66號,前身為清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的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攝影 崔曉

  2017年8月,南京規劃部門完成了《南京市工業遺産保護規劃》,對全市40處工業遺存一一編號,掛牌保護。工業遺存是我市歷史建築的一部分,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老建築不僅是南京的城市特色,也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歷史記憶。

  保護工業遺存是南京市開展歷史建築保護行動工作的一部分。從2016年起,南京實施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與利用新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把歷史建築“找出來、保下來、用起來”的方針,開展歷史建築保護。和以往保護觀念和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現在,南京更加注重讓蒙塵的歷史建築通過修繕加以利用,讓這些見證了城市記憶的建築物“活”起來,融入現代城市和百姓生活。

  保下來,老建築成功轉型

  穿著物業工作服,在園區裏巡邏,指揮車輛按秩序行駛、停放。老陳過去是南京第二機床廠的一名幹部,現在他的身份是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的物管人員。

  老陳身份的轉變源自這片老廠房功能的轉變。

  第二機床廠舊廠區位於秦淮區菱角市66號,旁邊就是明城墻。老廠門門口,一塊大理石石碑講述了這片廠區曾經的顯赫——始建於1896年,曾為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也是我國數控齒輪機床的重要生産基地……

  “過去這裡是我們的廠房,煙囪冒著煙,機器的轟鳴聲老遠都聽得見。”老陳説,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和環保要求,企業要退城入園,這一片老廠房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拆除,二是另作他用。幸運的是,第二機床廠原址轉型成功,成為科創園區。

  走在園區裏,綠樹成蔭,廠房的紅磚外觀被保留下來,給人古樸的感覺。仔細尋找,這裡還有很多過去留下的痕跡,比如長椅是用廢棄的鑄造件做底座,隔離墩也是廢棄的機器零部件。只是,原本的舊廠房裏進駐了一家家文創、養生、科技公司。一幢舊廠房裏被打造出一個小小的庭院,假山、水池、錦鯉,生機盎然,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現在辦公的地方過去是一個鑄造爐的爐膛。

  老廠房的新生還不止這一個例子,因為框架結構、空間高,作為科創園區後,一間間老廠房內部進行了大變身:通過隔斷,形成樓中樓,辦公空間得以擴充;搭起了室內舞臺,可以進行展演活動;還有一個廠房甚至被改造成了巨大的立體車庫,解決了園區企業停車問題。

  通過轉型,第二機床廠的老廠房煥發了新生,這裡已經成了一個現代服務業集中的創業園區,目前有100多家企業入駐,年收益達到20億元。

  “這片廠區差一點點就被拆掉了。”南京市規劃局名城處副處長李建波説,第二機床廠整體搬遷時,這片廠區的最初規劃是房地産開發,因為靠近明城墻要限高,規劃裏這裡將建起花園洋房。經過幾輪規劃調整,南京市決定保留第二機床廠舊址。考慮到舊廠房空間利用的優勢,這裡被打造成創業園區,成功轉型。這裡不僅容納了百餘家企業,還成了周邊居民散步遛彎的好去處。

  位於南京鼓樓區濱江的金陵船廠,在這次工業遺産保護規劃中,也被掛牌保護。規劃部門要求,被掛牌的幾幢老廠房不得拆除和破壞結構及外觀,未來,這些老廠房將被原貌保存,融入濱江風光帶。

  從老廠房到新園區,老廠房避免了被拆除的命運,留住了老建築,也留住了一段城市記憶。第二機床廠舊廠區是我市工業遺存保護中一個成功案例,但現實中,很多歷史建築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消失。

  規劃部門介紹,南京有一處建於清末的老廠房,建築很有特點,廠房裏的機器也都是德國進口,代表當時最先進的製造水準。可是,在得知廠區要搬遷後,企業就自作主張將廠房拆除,機器也被當成廢鐵變賣,令人惋惜。

  “房地産開發也導致很多歷史建築被拆除。”南京市規劃局一位人士透露,上海路82號原美國大使館新聞處舊址、上海路36號泰國大使館舊址、斯卓然舊居、盧毓俊舊居等一批歷史建築都被拆除。

  歸屬雜、分佈散,保護中難題不少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第四十七條,歷史建築是指“經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佈的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未公佈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和環境構件”。

  在南京,歷史建築家底十分豐厚。

  規劃部門已經完成了近現代歷史建築的摸底工作。南京市規劃局名城處副處長李建波介紹,南京近現代建築(1840—1949年)特別是民國時期建築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縮影、民國文化的重要代表。1929年制訂的《首都計劃》使南京在上世紀30年代成為許多著名國內外建築師(如美國墨菲、英國帕斯卡,國內呂彥直、楊廷寶、童寯、趙深、範文照、盧樹森等)的聚會之地,也是他們探索南京建築形式的重要場所,也因此成就了南京民國建築風格的豐富而多元——古典主義、折衷主義風格建築:代表作有原中央大學大禮堂等;傳統宮殿式建築:代表作有原國民政府考試院舊址等;新民族主義風格建築:代表作有原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等;現代建築:例如原國際聯歡社舊址等。

  根據摸底調查,南京現存1300余處近現代建築,其中165處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時期建築佔比89.4%,主要分佈在南京老城,特別是中山大道兩側。在《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年)確定的9片歷史文化街區中,民國時期風貌的有3片。

  不過,在歷史建築的保護中,和國內其他城市一樣,南京也遇到了不少困境。

  首先是這些建築的歸屬問題。在南京,很多歷史建築藏身在機關大院、大學和中小學校園裏。據統計,全市近現代建築中,産權屬市、區房産管理部門的代管産及個人産權僅佔27%,屬各級部隊、省級機關、市級機關、院校等大單位所屬的約佔70%。這造成了相當一部分歷史建築“養在深閨人未識”,造成相當一批優秀歷史資源轉化為城市特色和競爭力的進程減緩,與城市生活産生隔離,如全國名街湖南路原臨時政府參議院舊址建築群、中山北路與上海路交叉口原國民政府立法院、最高法院舊址建築群等等。

  其次,“72家房客”的現象也造成歷史建築修繕難。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歷史建築成為一些單位的宿舍樓,一幢樓裏住戶很多,如果開展搬遷再進行修繕,難度非常大。

  此外,南京還有很多零星的歷史建築散落四處,沒有形成統一的、街區性保護。

  採訪中,相關部門介紹,以往南京大多數重要近現代建築的保護,多為政府主導的表面化立面整治、管線更新,基本上修了再壞,壞了再修,如此循環。同時,多就單體建築談單體建築,缺乏與周邊城市社區以及城市層面整體旅遊線路策劃、串聯。經文物部門統計,花大量經費按點修繕的11處名人故(舊)居多用於獨立的博物館、紀念館,與周邊社區以及城市遊線之間缺乏聯繫,也未取得應有的社會效果;即使個別從片區整體考慮利用,由於資金平衡及策劃不足,也難得到社會認可。如頤和路歷史街區十二片區,政府出資整體騰遷後,由於功能設置過於高端化,對周邊社區公共開放性不足。

  用起來,讓公眾共享歷史遺存

  針對歷史建築保護中遇到的困境,南京也在探索解決之道。

  “保起來”不再只是修繕一下外觀,刷刷墻,而是嚴格按照規劃,更科學地進行保護。以老城南保護為例,南京老城南佔地約7.29平方公里,是《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2020年)確定的三片歷史城區之一。由於大多數房屋年代久遠,加上住戶分割,房屋損壞非常嚴重。“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挂落花格窗”,人們印象中的老城南建築,在現實中被雜亂的棚戶區,破敗、違建加蓋扎堆的舊房子替代,怎樣進行修繕?南京探索了街區化、整體化修繕方法——制定《南京近現代建築保護修繕技術圖集》,修繕工作按圖開展,真正做到恢復老南京特色。

  完成這個修繕圖集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南京市規劃局組織東南大學等有關專家團隊,深入老城南片區,實地採集現存典型傳統建築樣式,拍照、繪圖。專家團隊先後對城南地區現存具備特色的100余處老建築進行了詳細調查、測繪。大到院落結構,小到街墻、山墻及前後院墻,甚至柱、梁、檁、椽、軒等等這些細節之處,在圖集裏都有圖可尋,為老城南建築修繕提供規範。

  對歷史建築,南京市還按照街區、片區、零星保護的方法應保盡保。除了被列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的頤和路街區和梅園新村街區外,南京市還會對歷史建築集中的街區、片區開展整體保護,比如和記洋行等歷史風貌區。對於零星的歷史建築,除了單點保護,還爭取能串起來。

  和過去相比,今天南京對於歷史建築的保護有了觀念上的轉變,那就是“用起來”。真正讓歷史建築從“公共擁有”成為“公共享有”。為了保障資金,南京市採取“市區共擔、主體為主;重點支持,以補代撥;整體平衡、多方籌措”的原則組織籌集和使用,各所屬區政府為責任主體,各産權單位為實施主體。2016年9月起,南京市對部分新城開發建設盈餘收益,定額統籌部分資金,分3年籌集150億元用於老城保護和更新項目。同事加強專項資金引導,2015年,市規劃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聯合發佈了《南京市近現代建築保護和利用工作進度考核及資金使用管理規定》,明確每年投入1000萬市級資金,按250元/平方米的標準補助和鼓勵民國建築修繕保護。

  完成修繕的歷史建築將逐步對公眾開放。比如依據《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在保持居住主體功能不變前提下,將公共開放院落佔比由16%提升到30%左右,適度置入社會公共服務功能。 

  規劃部門介紹,像老廠房變身科創園區並向公眾開放,這樣把歷史建築用起來的例子將越來越多。比如鼓樓濱江片區一片老建築,正和周邊建設的商業綜合體融為一體,老廠房、傳送帶成為現代化商業綜合體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讓老建築煥發活力的途徑就是讓它們融入現代城市。”規劃專家説,除了博物館、展覽館,我市還將在歷史建築利用方面開展多種嘗試,如引入社會資本,讓歷史建築成為商業、餐飲業、養老、教學等場所,真正和老百姓零距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