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5歲獨居老人社區養老樂悠悠“吃喝玩樂都有,生活不寂寞”
練書法、學跳舞、齊唱歌、玩棋牌……9月11日上午10點,南京日報記者走進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大石橋社區悅心居家養老綜合護理中心,立即被裏面歡快熱鬧的氛圍感染。
“過了這個國慶節,就離重陽節不遠了,我們老年藝術團得加緊排練節目,還要參加市區組織的各種比賽呢。”2017年75歲的趙素珍老人快言快語。
排練完節目,趙素珍看了下手機,時間還早,她決定做個理療,以減輕腰腿的疼痛,“年紀大了,腰腿不大好,這裡有一些高科技理療産品,做了幾次,效果還不錯。”
趙素珍説,老伴去世得早,子女又在國外,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很寂寞。自從家門口有了養老服務中心,她幾乎每天都來,這裡服務項目不少,還有熟人,大家聊聊天,日子過得挺快,煩惱也少多了。
談話間,趙素珍的鄰居王玉翠老人也來到中心,她是過來吃飯的,順便修剪腳趾甲。“每次給我修完腳,這裡的志願者還會義務幫我做個足部按摩,特別舒坦。”王玉翠樂呵呵地説。
談到為什麼來到中心,82歲的王玉翠直言也是怕寂寞,“兒女工作忙,家裏就我一個人,我喜歡打牌,這裡能找到牌友,至少不會感到冷清。而且中心就在社區裏,我出門走幾分鐘就到了,特別方便。”
據了解,這個佔地面積超過11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綜合護理中心,服務功能齊全,不僅有助餐室、娛樂室、助浴間、老年大學教室,還配備了智慧健康體檢設備、智慧護理床、爬樓機、無障礙汽車等具有先進科技含量的老年産品。
除了康復設備的硬體投入,該中心還與藥店、醫院合作,把藥房和診所開在了護理中心,老人就診、購藥都可以刷醫保卡。
“中心按照5A級居家養老綜合護理中心的標準建設,集居家養老、醫療護理、文化娛樂三大類功能于一體。”該中心負責人高慶玲告訴記者,像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助餐、緊急救助、精神陪護等多個方面,基本上是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對大多數老人都是免費的。
民以食為天。上午11點,中心陸續有老人進來排隊就餐,顯得更熱鬧了。“這裡的菜很好,品種很豐富,價格也不貴。每天選擇一大葷一小葷兩個素菜,不超過10塊錢,很實惠。” 趙素珍邊吃邊誇,説食堂大廚燒的菜很合口味,尤其是颳風下雨她不方便出門時,只要打個電話,工作人員還會送餐上門。
趙素珍説,吃完午飯,她會選擇在這裡休息一下,因為下午還有老年大學的課程。
趙素珍老人的幸福生活,僅僅是我市選擇社區養老老人的一個縮影。
南京市是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截至2016年底,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共有134.3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0.1%。
為了更好地讓老人們安享晚年,我市一直在進行探索。據悉,從最早實現政府購買社會組織養老服務,到在全國率先嘗試養老機構公辦民營,再到社會資本爭相介入養老産業,南京的養老服務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2014年以來,南京相繼被批准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城市”,並在醫養結合、社會參與、養老評估、政策創制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這些年,南京基本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社會化養老‘南京模式’。”南京市老齡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副局長趙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