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組織開展“科普中國”南京e站授牌、科普文藝匯演、南京科普遊、科普教育基地發展論壇等活動。“南京科普遊”線路帶領市民參觀古生物博物館、南京中山植物園、南京海底世界、中山陵茶廠等全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無錫市組織百名市民參加“智慧製造科普行”活動,深入無錫“智慧車間”以及與智慧製造相關的企業參觀和體驗。
徐州市與當地媒體合作,舉辦以“發現科學之美、擁抱智慧生活”為主題的攝影大賽,已收到參賽作品300余件, 優秀作品將在本地報刊、網絡等媒體刊登。
常州市舉辦“尋找我身邊的中華文明”手寫報大賽,常州市中小學生以“傳承和創新”為主題,自製手寫報參加評比,激發青少年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組織參觀常州博物館“中華文明之光——河南博物院藏瑰寶展”。
蘇州市舉辦“3R嘉年華”活動,從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中挑選出十佳高精尖産品,讓青少年在互動和體驗中感受科技世界的奇妙;開展國際科普電影展映活動,展映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等四國的15部科普類影片,為公眾開啟一場體驗科學與電影藝術融合的光影之旅,增進國際間科技電影的文化交流與科學傳播。
南通市在全市範圍通過郵寄答題卡、微信搖一搖、電視大獎賽等形式開展全民科學素質、如何甄別生活中的偽科學等有獎知識競答活動;組織開展科普志願者聯合行動,推動科普信息化在基層精準對接、落地應用。
連雲港市舉辦《回夢遊仙》《魔法科學之隱形力量》等優秀科學實驗和科學表演匯演,吸引孩子們參與科學實驗。舉辦百名少年晶彩繪、親子科普遊活動,展現世界水晶之都風采。
淮安市開展“市縣聯動主場篇、激情澎湃競賽篇、豐富多彩惠民篇、歡樂洋溢校園篇”等四篇章系列科普活動;共計舉辦37項重點科普活動,80幅現場主題展示、2場高端科普報告會。
鹽城市舉辦科普場館聯辦科學實驗、科學表演巡演,以全新科普形式,給公眾帶來科學樂趣;推進科普e站的建設,推動優質科普資源的落地應用。
揚州市舉辦以“科技助成長、安全伴我行”為主題的全市青少年安全教育體驗活動;邀請海軍指揮學院軍事戰略學教授張曉林作《南海形勢與國家安全》科普報告會;舉辦“南海之美——海洋生態與保護臨展”,“喜迎十九大 科普進萬家”科普文藝晚會等活動。
鎮江市開展科技興農服務周和社區科普益民活動周系列重點活動,選樹一批基層科普先進典型,推廣一批新技術新品種。
泰州市線上展示泰州市56家科普場館,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採取“線上海選+專家評選”相結合的方式,評選10家“我最喜愛的科普場館”並舉行授牌儀式。
宿遷市舉辦宿遷市首屆科普知識電視大獎賽,在市電視臺直播大廳上演巔峰對決總決賽,面向全市80多萬在校學生舉辦科普知識網絡大賽;組織宿遷市3000余名科普志願者圍繞科普日主題開展科普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