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府補貼劇目首次引入大眾評選 哪些好戲“打折”,市民説了算
《南京日報》記者9月18日從南京市文廣新局獲悉,第四批南京市文化消費政府補貼劇目將於9月26日正式開評。此次評審首次引入了市民投票評選環節,並將小劇場及景區的常態化演出納入評選範圍,進一步擴大南京市文化消費的覆蓋面。
作為擴大文化消費的一項重要舉措,南京市財政2017年投入1500萬元預算資金試點演出市場,用於補貼市民“打折看好戲”。此前評定的3個批次、共70台政府補貼劇目已演出61場,總票房達2360萬元,觀演人次達4.7萬。
據南京文化消費智慧綜合服務平臺運營方文客網統計,目前已有近60部劇目和演出進入第四批政府補貼劇目的評審環節,其中不乏經典原版音樂劇《貓》、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熱門話劇《蔣公的面子》等國內外人氣劇目。
為了兼顧專業性、藝術性及觀賞性,此次劇目評審首次加入“南京有戲·我最喜愛的劇目”市民評選環節,在原有專家評審的基礎上兼顧大眾口碑,讓市民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哪些好戲能“打折”。
市民評選環節的投票時間為9月18日—24日,憑手機號註冊即可參與評選,每人最多可投10票(每部劇目限投1票)。市民評選總排名前3位的劇目將直接獲得補貼資格,具體補貼比例由專家評審確定。參評劇目的排名與票數,將作為第四批評審工作的參考數據。
第四批政府補貼劇目評選中,還有5台來自小劇場及景區的常態化演齣劇目首次入圍,分別是:江南劇場的《蔣公的面子》、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的實景演出《報恩盛典》、開心茶館的相聲演出、蘭苑劇場的崑曲演出以及恩劇場的青麥坊演出。
此次將小劇場及景區的常態化演出納入評審範圍,意在推動精品劇目演出常態化,打造主題演出季,給市民提供更多在家門口看演出的便捷選擇。
市民購票觀看“政府補貼劇目”時,除政府補貼金額外,自付部分每消費1元可獲1個積分,再次購票時可享受積分抵扣補貼,每10個積分可抵用1元人民幣。
此前,僅有兩家票務平臺蘇演票務和保利票務可實現積分兌換。近期,由文客網運營的文化消費積分系統全面升級,將南京各家劇院和在線票務平臺打通,預計年底前可實現積分通兌,真正實現“積分當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