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10月14日,泰州參與揚子江城市群建設行動方案高層專家諮詢會在泰州鵬欣國際大酒店舉行。洪銀興、陳文玲、裴長洪、劉志彪等十多位著名專家學者齊聚泰州,為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把脈支招。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在會上致辭,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朱昱、泰州市長史立軍、泰州市宣傳部長常勝梅、泰州市委秘書長張余松等省市相關領導出席了聘任儀式。

高層專家諮詢會現場 陳星 攝
建設揚子江城市群是江蘇區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決策,為江蘇沿江八市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説:“為全面參與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泰州將實施交通互聯互通、産業特色發展、區域協調創新、城鄉格局重塑、生態底色彰顯、改革開放攻堅這‘六大行動’,努力把泰州打造成承南啟北、連接東西的綜合交通樞紐、特色産業創新中心和新的經濟增長極、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示範區、長三角綠色宜居的健康水城,使泰州在融入揚子江城市群建設中更好地發揮帶動江淮生態經濟區、聯接沿海海洋經濟區的戰略支點作用。”

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致辭並講話 陳星 攝
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規劃起草小組成員、區域發展研究專家孫志高説:“在揚子江城市群建設中,泰州實現中部崛起大有可為!沿江八市都在編制具體行動方案,但以市委市政府名義舉辦專題高層專家諮詢會,泰州是第一個。”
“‘1+3’重點功能區戰略佈局,淡化了蘇南蘇北地理行政區域的界限。新的佈局給江蘇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應該放在“一帶一路”建設、江蘇沿海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等大佈局中進行考量,從國家大的戰略中尋找新定位、新突破。對於泰州等北沿江城市而言,要主動連接蘇南、融入長三角世界級大城市群,作為世界級大城市群的延展區,進而帶動蘇中和蘇北,揚子江城市群建設不是單純的揚子江城市群,而是揚子江城市群對接長三角城市群,這個定位應該找好。還要和江蘇沿海經濟帶進一步對接,向北進入新歐亞大陸橋、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新歐亞大陸橋到烏魯木齊、過阿拉山口,通過中亞、西亞到歐洲。

泰州市長史立軍和聘任專家們合影 陳星 攝
隨著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步伐不斷加快,江蘇應該更加積極接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表示,上海要以都市圈來承載國家戰略和要求,引領長三角發展,成為具有全世界發展的“重要眼睛”。最近,嘉興提出了全面接軌上海的試驗區的方案,南通也提出一個接軌服務上海、打造上海大都市大門的行動方案。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也表示,泰興市黃橋鎮有一個500畝的上海園區,南通有8個上海園區,有的園區不是簡單的工業園區、而是整個經濟、社會、文化融合的園區。
在城市群發展形態中,城市不再單打獨鬥,而是互為發展資源。“揚子江城市群實際上是沿江兩岸的融合發展,沿江發展的重心在蘇南,泰州與蘇南融合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經濟上的融合,關鍵是通過産業鏈連接起來,真正地形成産業上的融合。二是市場的融合,比如泰州,除了汽車的整裝,所有汽車的零部件都能生産,所以泰州完全有條件和蘇南産業融合在一起。三是觀念的融合。”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説。

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和洪銀興教授共同揭牌 陳星 攝
江蘇省政府參事蔣伏心表示:“江蘇提出‘1+3’重點功能區戰略,特別是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對江蘇的發展尤其對蘇北發展意義重大。特別要注意南北聯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正在建設,北沿江3市也應該爭取融入其中;至於東西協同,泰州西有揚州,東有南通,向東和向西協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泰州和揚州,過去就是一家,完全可以演一齣新時期的‘雙城記’。”
“泰州未來要把三大重點産業做大做強做活,從樹立旗幟産業標杆到依靠産業富民,再依靠産業強市,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要抓住産業兼併與重組。”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劉志彪説。産業升級有四種升級形態,産品升級、功能升級、産業鏈升級以及工藝升級,現在的重點應該放在工藝升級和産品升級方面,先進製造業千萬不能丟。泰州要鼓勵企業進行大規模改造,在三大重點産業內部要有特別優惠和特殊的政策,能夠把地方所有資源調動起來,重點對三大産業進行改造。(文 張曉燕 陳星 編輯 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