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從沉睡灘塗到“港口名城”,從江邊一隅到港城一體……港口正成為江蘇省泰州市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驅動泰州從“碼頭經濟”走向“以港興城”。昔日茫茫灘地,如今正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福地。

泰州港區 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2015年,泰州市委明確提出建設“以江海聯動、工貿發達為特色的長江經濟帶港口名城”。建設港口名城是泰州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新優勢的潛力所在,也是融入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泰州的岸線資源優勢、區位交通優勢、江海換裝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藍圖繪就,方向已明,泰州港口發展駛入“快車道、高速路”,泰州港核心港區也迎來了基礎設施投入最大、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富民惠民力度最大的幾年。近幾年來,港區累計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4個,實際利用外資4.1億美元,新增銷售過億元企業27家,培育10億級企業5家,獲批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9家、江蘇省高新技術産品116個,初步形成了以食品、藥品、保健品為主的大健康産業、重工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港口物流三大主導産業,佔全部工業的比重達94%。泰州港經濟迅猛發展,一躍成為“江東明珠•蘇中門戶”。
聚焦臨港産業 提升經濟發展引領力
“突出抓好港口名城建設,紮實開展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臨港經濟,進一步放大港口優勢。”在2017年7月召開的市委五屆三次全會上,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再次吹響了“港口名城”建設的“衝鋒號”。
“7月份以來,內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2.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1%,創單月曆史新高,這主要得益於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精品快航’的開通。”近日,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峰欣喜道,“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港口生産經營的重大突破,尤其是與各支線船公司的合作,隨著航線的優化提升,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經濟穩健增長。
推動港口發展,必須提升産業集聚度。近年來,泰州港核心港區通過整合梅蘭化工和太平洋鋼管岸線資源,回收利用744米長江岸線,投入20億元,分三期推進集裝箱公用碼頭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投運,二期、三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工程竣工後,泰州港核心港區集裝箱吞吐能力將提升到120萬標箱,成為長江中下游江海聯運中心港。
永福糧油轉運碼頭完成改造、泰州綜合保稅區B區申報工作啟動、上海洋山港“精品快航”直達航線開通……一樁樁、一件件無不為臨港産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日前,京津冀最大的糧油企業匯福集團、國內最大的糧油加工企業益海嘉裏迸發“二期”效應,打造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糧油食品生産基地、糧食交易物流中心指日可待;華夏重工挖泥船喜獲雄安新區白洋淀疏浚工程8億元訂單,三福、中航等船舶企業轉暖回升,打造重工裝備製造業高地為期不遠;海企倉儲、龍鳳堂物流、東君物流等一批項目相繼落地,打造長江流域現代物流産業基地箭在弦上……與此同時,國電電廠、揚子江龍鳳堂、新安阻燃等一批世界500強和上市企業“龍盤虎踞”。
據介紹,僅2017年上半年,泰州港核心港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6個,預計總投資額達298.52億元,其中過億美元或10億以上項目8個。
聚焦科技創新 打造園區發展新引擎
2017年,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揚子江城市群的戰略目標,沿江8市坐上競爭發展的“八仙桌”,靠什麼來“較較勁”?唯有創新和特色。
近年來,依託現有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泰州港將大健康産業、臨港製造業作為特色産業主攻方向,推動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匯福糧油打造工業4.0,建成大豆加工生産線;華夏重工自主研發水蛙牌多功能兩棲挖掘船,填補了國內高端裝備設計和高科技船舶建造的空白。

港區暮色 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堅持用創新之光照亮未來發展之路。為進一步推動産業特色發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泰州港不斷推動與北大燕園、中科院微生物所、中電十四所等大院大所和知名高校的戰略合作,加快設立中科院老專家技術中心核心港區工作站、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技術轉化中心,幫助企業解決技術、人才難題;支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惠利電子合作,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推動匯福糧油與江南大學合作,共建食品檢驗檢測平臺。
此外,設立軍民融合産業投資基金、臨港産業引導基金,推動北大創業—融通(泰州)科技園、軍民融合示範園等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轉化落地,吸引更多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項目進駐園區。
聚焦生態優先 提高綠色發展含金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突出抓好沿江生態保護,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出發,堅決保護好飲用水源,抓緊進行生態修復,致力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區。”在泰州市委五屆三次全會上,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對港口建設提出更高“生態要求”。
近年來,泰州港核心港區新增綠化面積3698畝,林木綠化覆蓋率達37.5%;農村環境全域整治做到常態長效,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市區領先;創成國家生態鎮、江蘇省水美鄉鎮,東江、福沙等社區創成江蘇省水美鄉村、江蘇省村莊綠化示範村,潤洲社區創成江蘇省城市管理示範社區,永勝社區獲評泰州“最美鄉村”。
目前,按照“強富美高”港口名城的發展定位,泰州港加快建成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區域聯動的傳導區和生態文明的示範區。為打造長江大橋生態濕地風光帶特地“留白”2.2公里岸線,保持灘塗、蘆葦蕩等原生態風貌。為了修復長江岸線,又清理了4.2公里岸線,重點規劃建設約680公頃以恢復原生態濕地、水源保護區為特色的泰州大橋生態濕地保護帶。按照“引進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投産一批”的要求,全面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積極推行“河長制”,採取“休克療法”和“死亡療法”,堅決依法關停並轉安全環保不達標企業,倒逼化工集中區産業轉型(文 張小燕 陳星 編輯 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