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源下沉,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10月初,《新華日報》記者見到59歲的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興隆村5組村民楊扣生時,他正忙著做家務,面色紅潤,聲音洪亮。去年底,世業鎮衛生院的家庭醫生上門為100多名村民做免費早期胃癌篩查,楊扣生被診斷出患有早期胃癌,世業鎮衛生院隨即啟動直通市三甲醫院的聯合門診和內鏡下微創手術的綠色通道,手術獲得成功,享有新農合和大病保險政策優惠的楊扣生出院時只付了3400元。“我都不用出鎮,看病更方便、更放心了!” 楊扣生言語間充滿感恩。
世業鎮,浩浩長江中的一片沙洲。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後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兩年多過去了,世業鎮居民“小病不出島”成了現實,江蘇醫改“強基層”也有了一幕幕生動寫照。
10月8日上午10點,家住世業鎮的陳慶梅老人拿出衛生院免費發放的血壓計量血壓,不到10分鐘,家裏電話響了,家庭醫生邵君艷請老人儘快到衛生院的“健康小屋”就診。“量血壓跟衛生院聯網,如果發現異常,家庭醫生就會打電話給我。”陳慶梅説。
為方便周圍近1.5萬名村民進行自助健康狀況監測而設立的“健康小屋”,正是世業鎮衛生院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結合的縮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世業鎮衛生院調研時,就是在這裡和陳慶梅老人等一些正在看病的患者拉起了家常,詳細詢問他們的患病情況,一再強調要推動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實現城鄉基本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
陳慶梅回憶道:“習總書記問我你是什麼病啊,我講是高血壓,他講你吃的什麼藥啊,問得清清楚楚的。”“總書記非常平易近人,對老百姓的看病和身體健康非常關心。”今年73歲的呂明祥老人記憶猶新。
衛生院能做哪些手術?慢病患者如何管理?雙向轉診是否順暢?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時的情景,世業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印象深刻。他説,總書記提出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這兩年通過跟上級醫療集團成立全科和專科門診來帶動衛生院服務能力的提升。2016年,鎮衛生院門診接診超過53600人次,比2014年末增長近8000人次。
這幾年,世業鎮衛生院與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原有遠程影像會診的基礎上,實現了檢驗和心電設備的遠程連接,疑難雜症由上級醫院專家在線診斷。有了大醫院專家的會診,村民們看病更放心了,患者滿意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去年12月,世業鎮衛生院被國家衛計委授予全國“人民群眾滿意的衛生院”稱號。
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連接著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最後一公里”,家庭醫生被稱為人民群眾健康的“守門人”。“全院組建了5支家庭健康責任團隊,全鎮2144名65歲以上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截至2016年年末,覆蓋全鎮居民的電子健康檔案完成建檔1.29萬份,建檔率89.1%。”胡小忠院長告訴《新華日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世業鎮衛生院時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今這句話已成為全國範圍內建設“健康中國”征程上催人奮進的號角。作為在全國率先實行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的省份,江蘇省制定出臺《“健康江蘇2030”規劃綱要》,紮實推進健康江蘇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準。
2015年初,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明確在包括江蘇在內的4個省開展綜合醫改試點。江蘇省隨即成立深化醫改暨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江蘇省委書記和江蘇省長擔任組長,部署醫改穩步推進,以改革實效惠及民生。當年7月,江蘇省醫改領導小組出臺了《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在江蘇全省範圍內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
兩年多來,江蘇堅持把民生需求作為“尺規”,用“強基層”撬動醫改難題。“要從根本上緩解大醫院擁擠不堪、小醫院門可羅雀的現象,根本辦法是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看病就醫新秩序。”江蘇省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江蘇所有市、縣(市)全面推開醫聯體建設,省市縣公立醫院全部參與,共有各種模式的醫聯體305個。在江蘇省內建設跨區域專科聯盟,與省外對應建設專科聯盟。醫聯體建立統一的組織管理機制、內部運行機制和規範的雙向轉診機制,明確江蘇全省大醫院必須將不低於20%的專家號源留給基層,提供預約轉診服務。
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更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江蘇推進智慧健康工程建設,強化信息化支撐。建成省智慧健康信息傳輸主幹網,江蘇省平臺與13個市、95個縣(市、區)相關部門及157家三級醫院對接,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衛生計生機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連接。建設遠程信息系統,提供遠程會診、診斷、臨床檢驗資料共享、手術示教、重症監護、預約服務等12項服務。
醫療人才,是優質醫療資源中的靈魂。江蘇省強化基層服務能力,實施基層骨幹人才遴選計劃,江蘇省財政按照蘇北人均2萬元、蘇中蘇南人均1萬元標準給予補助,實施協議工資制。2016年,江蘇省遴選首批骨幹人才2000名。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連續5年為基層培養5285名定向醫學生。江蘇省註冊全科醫學專業的醫師超過2.4萬人,提前實現國家明確的“每萬常住人口擁有3名全科醫生”這一目標。
62歲的儀徵市大儀鎮居民邵阿姨前一陣子需要做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她選擇離家最近的鎮衛生院開刀,手術麻醉工作竟是蘇北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高巨做的。原來,2015年8月,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醫療聯合體)正式成立,蘇北人民醫院定期派出專家到基層衛生院實施手術。
南京建鄴區濱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通過網絡直連三甲醫院鼓樓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這同樣得益於“醫療聯合體”建設。目前南京市所有三級醫院打破隸屬界限,至少建立或參加一個醫聯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有了“高大上”的“娘家”。大醫院通過“醫聯體”與基層建立緊密聯繫,不僅派專家坐診,還包括綠色通道雙向轉診、技術幫扶、遠程會診等多項內容。
鎮江市民劉玉患糖尿病長達12年,以前每次就診都要輾轉近1個小時才能到達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現在,社區醫院與江大附院結了“對子”,劉玉更願意在家門口看病。同樣,丹陽市練湖社區的葛洪林老人,每天一大早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到”進行康復訓練,55歲的他感到身體一天天轉好。
“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如今,一張立體化的醫療服務網在江蘇已經從設計走進現實,有效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17年上半年,江蘇省基層診療超過1.5億人次,佔總診療人次比例近60%。江蘇省90%的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居民打通了看病的“最後一公里”。 本報記者 沈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