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劃六條跨江通道 佈局兩座跨界新城 棲霞打造寧鎮揚産業協作核心區
9月舉行的南京“金洽會”上,南京市棲霞區一舉簽下1250億元大單:華潤斥資200億元在城北建設商業綜合體;棲霞山下投資20億元的濱江郵輪小鎮啟動;南京綜保區110億元智慧電動汽車産業園項目落戶……金秋時節,從燕子磯新城到棲霞山文化休旅區,從仙林科技城到新港開發區,棲霞涌動著開發建設的熱潮。
“南京、鎮江、揚州山水相連、産業互補,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寧鎮揚一體化發展,給棲霞區帶來發展契機。”棲霞區委書記邢正軍説,寧鎮揚協作共建,打造“1+2>3”的“鐵三角”,棲霞區就處於這個“三角區”的中心位置。為此棲霞區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商貿文旅項目和跨界合作發展,努力打造寧鎮揚一體化核心區、先導區。
寧鎮揚跨區協作,過江通道先行。8月底,南京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啟動,為即將開工的和燕路過江通道做“鋪墊”。和燕路通道縱貫南京城,北接浦儀公路,是揚州沿長江北岸連接南京、打通南京東部腹地的新通道。除了和燕路過江通道,南京還規劃仙新路、七鄉河、龍潭三條過江通道,加上已建成的二橋、四橋,棲霞區將有6條過江通道連接江北和揚州。其中龍潭通道地處三市邊界,將建成寧鎮揚跨江共享的大動脈,棲霞區規劃建設40平方公里的龍潭新城,成為三市協作的“橋頭堡”。
6條過江通道不僅將進一步打通寧鎮揚協作的“長江天塹”,還和東西向交通的滬寧高速、312國道、疏港大道,在棲霞境內織成“蛛網”一樣的路網體系。為提高跨境交通能力,棲霞區斥資50億元對棲霞大道—疏港大道快速化改造;312國道南京主城—仙林段(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後,棲霞區又投資十多億元對仙林—龍潭段改造,改造後經由這兩條快速路,驅車可以從新莊立交一路無紅燈抵達龍潭新城和鎮江下蜀鎮。
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為跨區産業協作打下基礎。南京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德臣介紹,園區光電顯示、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三大支柱産業産值達2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佔規上工業比例高達70%,有條件打造寧鎮揚産業協作核心區。如今開發區東擴龍潭,在“東區”開建的紅楓積體電路産業園和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已“深入”寧鎮揚三角區腹地。這裡擁有南京港和國家綜保區,隨著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改造,以及南京鐵路西站貨場搬遷新港,寧鎮揚三市以長江和疏港大道為紐帶,將形成公鐵水聯運的物流新格局。
科創合作是另一支“潛力股”。仙林大學城擁有12所高校、17萬師生,棲霞區依託仙林,沿著新改造的312國道,建成眾多大學科技園、新港高新園、南大國家雙創基地等科創載體,其中江蘇生命科技園載體面積就達400萬平方米。棲霞區科技局負責人認為,312國道沿線高校、科創園區扎堆,極有條件像美國波士頓128公路那樣,建成輻射寧鎮揚的創新策源地。
“把棲霞區建成寧鎮揚一體化核心區,關鍵還要完善高端服務,高標準建好仙林副城。”棲霞區區長黎輝介紹,在南京總體規劃中,仙林規劃為南京人口百萬的東部副城,不僅帶動新港、堯化、湯山、龍潭等東部片區,還可為鎮江、揚州提供服務。因此在高標準建設仙鶴、白象片區,仙林又著手開發面積20平方公里的西崗片區,圍繞地鐵2號、4號線建設青龍地鐵小鎮。為進一步提高城市能級和魅力,仙林“內外兼修”:對內實現公共配套高端化優質化提升,引進鼓樓醫院、泰康人壽、法國歐葆庭、江蘇省中醫院等醫養業巨頭,商貿業結合山水環境,打造“情景交融”的高端購物街區,總建設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金鷹湖濱天地圍繞仙樂湖配套遊船碼頭、無軌火車,羊山湖風情街緊鄰郊野公園,萬達茂打造“第四代文旅綜合體”;週邊開建棲霞山禪意小鎮、濱江文旅小鎮,開建19平方公里的棲霞山文化休旅區,投資200億元建設華僑城歡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