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從北京返回常州溧陽老家探親的劉義頗感驚喜。處在創業期的他已2年沒回家了,從下高鐵到回到村裏,沿途風景好似一幅濃郁的油墨畫,一旁的6歲女兒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尤其是看到老屋門口也通上公路時,劉義雙眼放光。“記得小時候‘要致富先修路’的標語刷得滿村都是,沒想到現在終於成了現實。”一條條農村公路,讓村民攜帶著農産品走出去,也讓“劉義”們回家更便利。
劉義一家感受到的變化正在江蘇大地處處上演。《江蘇經濟報》記者10月17日從江蘇省交通廳舉行的“媒眼看農路”專題活動中獲悉,早在2003年,江蘇便在全國率先掀起農村公路的高潮。十幾年來,江蘇首創高速公路反哺農路新機制,建立農村公路工程品質100%檢查機制,已成為全國擁有“四好農村路”最多的省份。作為社會的“毛細血管”,農村公路對於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有直接的推動作用,也為基層群眾提供了最直接的獲得感。如今,一條條農村路已成為江蘇農村的致富之路、綠色之路、民生之路和復興之路。
路暢通,百姓的心路也寬了
南京江寧區橫溪街道以西瓜聞名,當地人的感受是,這裡所實現的從“小村落”到“西瓜之鄉”再到“田園綜合體”的三級跳,路的延拓功不可沒。2013年,南京市政府制定了計劃,6年內,全面完成區域內新改建等級農村公路和新改造農路橋梁任務。那一年,黑色瀝青路面直通橫溪每個自然村,而且都達到三級公路標準。
出行方便的同時農民腰包也鼓起來了。高淳椏溪鎮有一條串起6個行政村、48公里的“生態之旅”路。椏溪鎮大山村村民芮建峰就是當地因修路嘗到甜頭的第一批人。之前他在外地打工,聽説四川、浙江等地農家樂火爆,心裏直癢癢。一聽説政府要給村裏修路,便知道機會來了。“這兩年,除了擴大農家樂規模,我還增加了採摘、住宿、垂釣、文創等項目,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一年能掙到八九十萬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這一條條路就是我們的致富路。”
路成網,産業騰飛更高更美
如今,各地“全域旅遊”這把火越燒越旺。南京江寧、常州溧陽等地就以“處處皆景”吸引了江浙滬一帶眾多遊客,以自駕遊客居多。
上海人仲春明2008年便來到溧陽進行旅遊度假村的投資,在美岕山上建了“樹屋”,如鳥巢鑲嵌竹海,成為民宿圈的“網紅”,節假日一房難求。可誰也不知道他剛來那幾年的苦楚。“景是美,但路況實在太差。經常有客人跟我抱怨開車都不敢開窗,不然吃滿嘴灰。”仲春明稱,從2015年開始,度假村生意陡然火爆,去年和今年最明顯,銷售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他告訴《江蘇經濟報》記者,這離不開農村公路的提檔升級,客人們認為現在這裡最適合開敞篷車。路與景整體串聯在一起,客人導入更方便,極大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9月,他又在美岕山下配套了一家親子農場,黃金周得到很多遊客的青睞。
如何讓溧陽的“最美”一面更好地呈現出來?溧陽市市長徐華勤介紹説,他們主要以“交通+旅遊+産業”的發展思路帶動地方産業興旺、經濟振興。“我們打造的全長300公里的‘溧陽1號旅遊公路’,把溧陽全市的主要景區和鄉村旅遊景點串聯起來,不僅要服務旅遊景點,還要服務産業、産品,推動全域資源的深度融合。”他舉例道,蛀竹棵、美岕、閒庭、綠鄉、深山溝、深溪岕等這些別具情調的名稱背後,打造的是溧陽新一代旅遊産品。1號旅遊公路打破門票經濟,將全域勾畫成大産業、大産品,深化一二三産融合。
路長效,建養一體化將落地生根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通報全國53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丹陽、海門等名列其中,江蘇成為全國擁有示範縣最多的省份之一。取得這樣的成績,與江蘇省近年來的巨大投入密不可分。政策上,始終高標準、嚴要求,省交通廳在基於交通部下發的“四好農村路”建設16個目標下,提高了8個指標標準,增加了9個新指標。
江蘇省交通廳副廳長丁峰告訴《江蘇經濟報》記者,針對管養這一農村公路發展的“短板”,江蘇省不斷探索農村公路規範發展途徑,農村公路建養資金按照縣鄉籌集、省市補助、社會多元化投資原則進行,基本建立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的管養資金渠道。各地結合實際,也紛紛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如南京財政按照江蘇省級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1:1比例進行補助;興化整合執法資源,實行路政大隊指導、鄉鎮交管所管理、鄉鎮農路辦參與的“三位一體”的路政管理模式。同時,江蘇省還將加快《江蘇農村公路條例》立法工作步伐,出臺《江蘇省“四好農村路”考核管理辦法》推進農村公路建養一體化運行模式落地生根,確保農村公路持續保持全國領先發展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