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細化管理“給力”,高科技手段助力 交通堵情緩解,部分主幹道“提速”
南京應天大街高架,日均時速提高16.7%;龍蟠南路,日均時速提高51.6%……説起南京應天大街高架和龍蟠南路等道路,老司機向來都避著走,因為這是出了名的擁堵路段。然而近半年來,這些“老大難”道路的擁堵情況正一點點改善。
南京日報記者日前採訪發現,這些變化離不開大數據幫忙。2017年以來,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按照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要求,根據交通秩序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越來越多地將大數據運用到交通管理中去,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確定著力點,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大數據助警迅速找出堵點,清除堵源
16日上午,南京日報記者來到南京交管局指揮中心,這裡上百塊顯示屏正播放著與交通有關的各種畫面:車來車往的現場交通路況、各種顏色標識道路擁堵狀況的路況電子地圖,還有可顯示原因、時段、狀況等眾多因素的路況屏顯地圖等。
“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就設在這裡,每天,各種數據信息在這裡實時匯集,並以地圖形式錶現出來,便於交通管理工作人員掌握全市交通情況。”南京交管局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南京日報記者看到,這些地圖功能十分強大,比如,路況電子地圖不僅可以看到堵情,還可以計算出道路擁堵指數,也就是通過這段路需要比暢通時多花多長時間;有的地圖甚至可以通過分析已有數據,預測出明日擁堵路段。
這些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地圖為交管部門做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10月16日清晨,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就處理了一起車輛拋錨事故,及時緩解早高峰堵情。
當天7點,正在指揮中心值班的姜警官在全市交通狀況熱力圖上發現,卡子門立交往內環東線方向的一段線路變成了紅色,這代表擁堵。此時早高峰剛剛開始,若不及時處理,勢必造成更嚴重堵情。姜警官趕緊調出卡子門立交往內環東線方向的監控探頭,通過視頻巡查方式尋找擁堵原因,原來有一輛大客車停在路中間。他迅速將這一情況通知機動大隊鐵騎中隊。2分鐘後,鐵騎中隊民警趕到現場。經詢問,原來這輛大客車拋錨了。指揮中心立刻聯繫到大型清障車。20分鐘後清障車趕到現場,及時拖走拋錨車。“現在,每天都有一些堵點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並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姜警官説。
與地圖公司數據共享,方便市民了解路況
2017年,南京交管局與百度、高德建立了更為密切的合作,地圖公司將採集到的道路交通數據與交通指揮中心共享,交管部門也會將自己掌握的交通狀況第一時間發佈在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上,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採訪中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重點道路密集布設了2359處高清數字監控和75處高空監控,通過這些監控探頭的視頻巡查和路面警力,交管部門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路況信息,但對於一些偏遠道路,有時未必能及時掌握信息。此時,擁有廣大用戶基礎的地圖公司數據可作為一種很好的補充。
更重要的是,交管部門還可以將交通管控措施通過地圖公司發佈。在剛剛結束的南京馬拉松賽事中,不少道路都臨時限行,為便於市民選擇合適線路,交管部門將管控線路發佈在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上,這樣市民在導航時,地圖會引導他們避開賽事線路。
“除了預先發佈外,當車輛拋錨或交通事故等原因導致突發性道路擁堵時,我們也可以直接在地圖端發佈信息。”姜警官説。
部分路段日均時速提高,龍蟠南路“提速”51.6%
2017年以來,南京的機動車從238萬輛增至252萬輛,在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不少市民覺得有的路段反而更通暢了。
南京日報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在大數據的幫助下,2017年以來交管部門在交通管理方面“精耕細作”,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在高德地圖的百城擁堵指數排名中,2017年一季度南京排名第16位,二季度則下降4個名次,排到了第20位。據南京交管局提供的數據,7—9月全市高峰延時指數為1.772,平均車速28.1公里/時,擁堵情況較一、二季度有了進一步緩解。
與此同時,一些路段的暢通度也有明顯提高,如應天大街高架,2016年四季度時擁堵指數2.97,也就是平時走1小時的路,要2.97個小時才能走完;2017年三季度應天大街高架擁堵指數降為2.6。而且,其日均時速也由24.07公里升至28.1公里。另一條常年擁堵的龍蟠南路擁堵指數更是由2016年四季度的3.61,降至2017年三季度的2.3,日均時速也由19.53公里升至29.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