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陳子聿和姚依晨是東南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2014級本科的一對學霸情侶,今年雙雙直博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據了解,陳子聿本科前三年首修平均績點為4.504,專業排名1/135。姚依晨本科前三年首修平均績點為4.466,專業排名2/135。
三分天資,七分努力
姚依晨剛步入大學課堂的時候,也徬徨失落過。姚依晨表示:“考數學時會出現心態不好、考前會失眠等症狀,答題時手都在發抖。”想到還有很多比自己厲害的同學,姚依晨充滿危機感,經常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出去自習,姚依晨曾經在自習室一坐就是9個小時。一般人會認為工科課程難度大,並不適合女生,但姚依晨憑藉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工科的學習沒有性別之分,女生也能學好工科。姚依晨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並且非常享受理解難點並能夠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陳子聿認為自己並不是最聰明的那類人,因此在學習上非常努力,也很享受一點一點向清華這一既定目標前進的感覺,陳子聿認為把自己吹的牛一一兌現的感覺非常酷。 在東南大學的三年,陳子聿幾乎把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和學生工作上面,即使談戀愛也會互相督促學業。陳子聿慶倖自己選擇了東南大學,選擇了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有時候,僅僅依靠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學會使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姚依晨和陳子聿在學習方面都一套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因此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海無涯巧做舟
陳子聿和姚依晨都非常重視預習和復習,課前會提前做好預習工作,一方面能夠大致了解課程的內容,保證在上課時能做到對新知識心中有數,跟上老師的節奏;另一方面能夠在課上重點關注預習時不理解的難點。
在預習方面,陳子聿給出的建議是在課前將課件和書上內容結合,把“本應當”在課堂上抄寫的課件內容轉移到課前,勻出時間保證自己在課上不會錯過老師講解的重要知識點。
在復習方面,陳子聿認為,如果預習是錦上添花,那麼復習就是保證生存。復習期間,要總結知識體系,有一個大綱形式的復習筆記,筆記最好是把課上內容和ppt上知識點加以個人理解後整理出的精華版。
其次,兩位同學都非常重視課堂聽講。在課堂上必須時刻緊跟老師的思路。因為老師的講課思路和書本上不太一樣,認真聽講能收穫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
在時間安排方面,最好在個人能力範圍內更多的去適應老師的節奏。雖然自主學習的時間由自己安排,但是和老師交流或者聽老師講課的機會並不是自由的。如果錯過了老師上課的時間,之後自己再看書自學,遇見不會的才想起來去討教的話,多少會讓老師覺得不是很有禮貌。陳子聿認為根據現有大學考試的體制,倘若能夠抓住老師的課堂,其實得高分,拿課程獎不是難事。
和別人交流學習經驗也是兩位同學的學習法寶之一。陳子聿建議同學們在復習時同時主動找往屆學長學姐取經、借試卷。姚依晨也建議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多向老師請教,多和同學交流。
兩人不僅成績優異,更是參加過多個比賽,獲得了眾多榮譽。大學期間,姚依晨拿下20門東南大學課程獎學金、2014-2015學年國家獎學金、東南大學森德蘭舍獎學金、2017年江蘇省三好學生、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國家三等獎等。陳子聿也收穫2014-2015學年國家獎學金、東南大學森德蘭舍獎學金、2017年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國家三等獎、201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等榮譽。除了學習和競賽,兩人的身影也出現在多個社團之中。
短腿貓與鹹魚的愛情故事

姚依晨與陳子聿的合影 翟夢傑 攝
陳子聿和姚依晨大一時是同班同學。姚依晨對陳子聿最初的記憶是名字裏有一根毛筆,猜測陳子聿是一個又白又瘦且很文氣的男生,但是了解之後發現並非如此。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參加能環學生會外聯部面試時。學生會的面試通常很嚴肅,兩人都很緊張,陳子聿更是戲稱自己被外聯部的學長學姐們“吊打”了。因為專注于面試,兩人並未過多關注對方,姚依晨事後表示,只記得那天陳子聿穿著不合身的肥大藍色衛衣和寬鬆程度媲美校服的黑色運動褲,這也是陳子聿被姚依晨戲稱為“鹹魚大大”的原因之一。姚依晨的QQ昵稱是“四眼短腿喵”,用短腿貓自嘲曾經胖胖的自己。
雖然後來兩人不在同一個班級,但是對學習的熱愛讓兩人有共同語言,從約自習等小事開始,兩人漸漸相互了解,彼此的距離也漸漸拉近了。
談起秀恩愛,兩人笑言:“平時不存在秀恩愛這種行為。”既然要“秀”就要“驚天地泣鬼神”地秀,比如,秀出兩人直博清華的錄取通知書。
除了陳子聿和姚依晨外,東南大學還有一些低調的學霸情侶。比如景丹和孫樂家,分別以專業第一和專業第三的成績被保送北京協和醫院讀研,男生直博肝膽外科,女生攻讀婦産科。
無論是陳子聿和姚依晨,還是景丹和孫樂家,都認為能在東南大學學習是一種幸運;有學術造詣極高,關心學生的老師是一種幸運;有善良優秀的同學是一種幸運;有認真踏實、刻苦專研、大膽質疑、獨立思考的學習風氣也是一種幸運。
一批批學生在書香四溢的東南大學,收穫了知識,收穫了榮譽,也收穫了愛情。(供稿 東南大學 卉雲 翟夢傑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