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力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讓廢棄礦山重現綠色生機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徐州賈汪潘安湖濕地公園迎來眾多遊客,昔日破敗的採煤塌陷地如今早已變成人們享受慢生活之地。潘安湖的蝶變,是江蘇省近年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江蘇省國土資源系統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作為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實。截至2016年底,江蘇省多渠道投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超60億元,恢復治理礦山超1400個,恢復治理面積約1.38萬公頃。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列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中提出,實施採礦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同步,有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修復礦區生態環境,充分利用礦山廢棄地,增加可利用土地資源,推動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制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試點。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省國土資源系統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推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通過治理,昔日大面積裸露的“瘌痢頭”式採石礦山重現綠色生機,消除一批採礦形成的滑坡崩塌等災害隱患,改善和美化廢棄礦區環境,有效利用一批礦山廢棄地資源。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日前聯合江蘇省經信委、江蘇省環保廳等五廳(局)下發《江蘇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下一步,江蘇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將以縣(區、市)為主要單元,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全面系統查明在建礦山、生産礦山、廢棄礦山、政策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佈、規模和危害程度。
江蘇省將根據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和責任劃分情況,以自然保護區、重要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的周邊和重要交通幹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範圍“三區兩線”及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為重點,編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劃定重點治理分區,明確治理時間表,統籌部署、分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