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南京大學中華道德傳播研究中心、唐仲英基金會、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文化自信與道德重塑”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行。
本次研討會聚焦文化自信和道德重塑。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德海説,十九大報告為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建設指明瞭方向,研討會以文化自信和道德建設為主題,旨在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踐、樹立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與會專家學者尤其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增強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省委黨校副校長楊明分析了先秦儒家王道思想的內涵,指出其中的仁政學説展現了一種利民價值取向和為民情懷,對於當今社會依然有重要影響。《新華日報》社總編輯雙傳學從三個維度闡述了如何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歷史維度上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在現實維度上要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再鑄;在發展維度上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舞臺,在學習借鑒其他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民族文化的內涵。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國希認為,儒家倫理學的形成和發展有其自身的社會基礎和時代條件,在應對現代化挑戰過程中要處理好個體與公共的相互關係,促進規則與情感、制度與品格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