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的規劃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操作性” 以人為本,打造宜居幸福家園
“揚子江城市群一定要打造成美麗宜居的幸福家園!”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介紹,江蘇省正在編制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規劃,“高水準建設美麗宜居幸福家園”是主要目標之一。江蘇省發改委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説,這意味著揚子江城市群的建設,將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聚焦富民基本導向。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説,江蘇正在編制的揚子江城市群發展規劃,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操作性。“在産業、交通等方面都要有相應的佈局,這樣才能保障功能定位落實到位,使城市定位和分工協作不再停留在紙面上。”他著重建議,“人”的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城市群是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大量人口隨功能和産業集中到這裡。要格外重視解決人的集聚問題和人的生活環境問題,如外地人口尤其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群,應加強制度設計,出臺相應的政策。”
這一目標與世界級城市群發展趨勢相吻合。更加注重營造綠色韌性包容的環境,打造優越的宜居宜業環境,是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趨勢。同時,更加注重創新治理模式,鼓勵不同利益主體廣泛參與城市管理。優化城市群佈局形態,合理確定城鎮、農業、生態空間,科學劃定生産、生活、生態岸線,建設現代新型城市;推進跨市、跨區、跨江、聯島等區域合作開發,創建城鄉發展一體化先行區,提高公共服務的均衡化標準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一句話,未來的揚子江城市群,應是一個人文魅力彰顯、現代文明程度高、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普惠生活圈。
揚子江城市群要建設成為制度成本最低、市場活力最強、一體化水準最高的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先行區。這意味著一系列改革的實施,如強化一體化體制機制保障作用,更大力度推進“放管服”改革,率先在行政管理體制、資源要素一體化配置、投融資體制、産業分工協作、地方金融創新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群治理、績效考核等方面實現突破。
令人欣慰的是,揚子江城市群正在探索體制機制創新。鎮江是江蘇省第一個海綿試點城市,很多老小區的居民享受到海綿改造帶來的紅利。家住當地朝陽門小區的吳彤在小區開了間小雜貨舖,以前下雨必淹,最深時積水齊大腿,而今年夏天沒積一點水,生意也未受影響。作為全國首單海綿PPP“雙示範”項目,今年5月,鎮江的這一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PPP項目典型案例。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佈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範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成功入選。“蘇州樣板”探索能源變革驅動城市全面發展,其能源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已通過一期項目驗收,與13家能源廠對接,收集6大類能源及資源。“揚子江城市群面臨的挑戰包括硬約束和軟約束,軟約束的調整難度大於硬約束,特別是體制、創新上的挑戰尤為重要。”《經濟管理文摘》雜誌社社長陳海春説。
打造美麗宜居幸福家園,也意味著揚子江城市群的一體化發展。我省實施的寧鎮揚一體化,使得南京、鎮江、揚州這三個城市,從沒像現在這樣如此緊密聯繫。最近召開的“南京軟博會”首推特色品牌——“夥伴城市”,揚州有幸成為第一個“夥伴”。揚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李厚霖説,這幾年揚州借勢借力南京科教資源,先後引進和合作共建各類研究所、研究院、“兩站三中心”等51家。
“城市群意味著城市之間的聯繫不斷增強,要協調相互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共享高品質公共服務。” RTKL國際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葉格説:“揚子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一是建立‘居住-鄰裡-社區-城市’之間的廣泛聯繫,不斷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保護自然環境;二是增加電力等綠色、可循環能源在交通系統中的運用;三是減少城市群內部城市之間的差距,並增加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四是提高經濟活力,保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領先優勢;五是增加城際鐵路、高鐵等密度,提升最後一公里的交通便利度。”
專家們指出,要充分吸取國際城市群建設中的教訓,包括産業空心化、城市孤立化,以及要素扭曲錯配形成的固化體制。楊偉民建議,可以跳出傳統的、以行政區域劃界的城鎮規模體系模式,從人口流動趨勢的角度入手,對揚子江城市群的空間佈局、空間結構如何優化作細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