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三農 >> 正文

南京市稻田綜合種養技術 綜合種養效益翻番

2017-10-30 11:05:26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不僅種水稻,還養龍蝦、老鱉、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效益翻番不僅種水稻

  稻田里正常栽種水稻,環溝及中間水渠內放養龍蝦、甲魚、黃鱔等,稻田為龍蝦、甲魚提供食物及藏身場所,甲魚糞便又成為天然有機肥……在南京浦口、高淳等地,這種稻田綜合種養技術越來越多,一地多用、一水多用的共作模式,畝均凈增收益超過1000元,綜合種養實現效益翻番。 

  稻田混養,溫室鱉變身野生鱉

  在南京浦口區永寧街道青山社區,種植大戶趙學山正在悄悄進行一次混養試驗:他從自己種植的1000畝水稻田裏,選出80畝地,在四週圍上了一圈高約50釐米的防逃板,稻田裏按比例放入了一批甲魚。 

  甲魚苗從馬鞍山購進,2個月前放入時每只凈重8兩左右。“每畝放50隻,一共放了4000隻甲魚苗,每只30元左右。”趙學山説。 

  這些原本長在溫室內的甲魚苗,在稻田裏生長了2個月,長勢如何?9月底,南京日報記者來到這片稻田探訪,稻秧已經泛黃,溝渠內水深仍有1米多。只見一名工人跳入溝渠,在水草內摸索片刻,便捕獲了一隻爪子銳利、渾身淡青色的甲魚。

  趙學山掂量著甲魚説,“這只甲魚估計在1斤重左右,由於平時不喂飼料,增重不是太多,但完全生長在純野生環境,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野生甲魚,品質好,市場受歡迎,這樣的甲魚賣到市場每斤起碼60元。” 

  南京日報記者獲悉,稻田、甲魚共作的好處是綠色生態,甲魚在稻田裏面抓蟲為食,其糞便可就地作為水稻的有機肥,水稻肥料投入減少,稻子産量幾乎沒有下降,又多了一筆甲魚的收入——據趙學山測算,每畝地除去防逃板、開挖溝渠等成本,再減去甲魚損失,每畝地一年可以增收約1500元。 

  “稻蝦黃鱔共作”,畝均效益翻番

  相比2017年剛開始嘗試稻田甲魚共作的趙學山,永寧街道友聯社區的許乃兵從去年就開始嘗試“稻蝦黃鱔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 

  許乃兵在當地承包了近2000畝地種水稻,其中230畝拿出來開展綜合種養。他通過摸索後發現,對水稻田進行改造後,可以套養龍蝦,龍蝦捕撈結束後,再放養黃鱔。 

  在許乃兵的試驗田裏,水稻田除了中間開溝外,四週也挖出了4米寬左右的溝渠,溝渠內水草茂盛,稻田四週同樣設置了防逃板。 

  “今年龍蝦捕撈已經結束,每畝地大約增收六七百元,”許乃兵指著水稻田説,套養小龍蝦的好處是除草、排泄物增肥。捕完小龍蝦後,就可以向稻田投放黃鱔。一畝地只需投放6—8斤黃鱔苗,在春節前後開始捕撈,大約可以捕撈六七十斤黃鱔。兩項相加,“稻蝦黃鱔共作”的綜合種養模式,每畝純收益可以增加約2000元。 

  在許乃兵看來,綜合種養模式的效益,比單純種植普通水稻的效益翻番,水稻品質也提高了,真正的生態大米,市場也更受歡迎。 

  9000多畝地“一地多收”

  “一水兩用、一地多收”,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在提高土地與水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民收入,成為水産養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的新探索。

  2017年南京市大力實施退漁還湖、還庫、還河,網圍養殖需要退減、網箱養殖需要退出,隨著放養面積不斷縮減,養殖佈局進一步優化,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是實現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多收”,帶動了農民增收。目前,南京市稻田綜合種養水面已經達到9000多畝。

  據市農委相關人士介紹,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動下,水産養殖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相比2016年,2017年上半年水産業産值增長了5.7%,達27.3億元左右。今後,南京市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漁業生産新設施建設和新裝備應用,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池塘工業化養殖等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水産養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地産水産品自給率和品質,提高本地養殖戶種養效益,促進漁業産業提質增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