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僅種水稻,還養龍蝦、老鱉、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效益翻番不僅種水稻
稻田里正常栽種水稻,環溝及中間水渠內放養龍蝦、甲魚、黃鱔等,稻田為龍蝦、甲魚提供食物及藏身場所,甲魚糞便又成為天然有機肥……在南京浦口、高淳等地,這種稻田綜合種養技術越來越多,一地多用、一水多用的共作模式,畝均凈增收益超過1000元,綜合種養實現效益翻番。
稻田混養,溫室鱉變身野生鱉
在南京浦口區永寧街道青山社區,種植大戶趙學山正在悄悄進行一次混養試驗:他從自己種植的1000畝水稻田裏,選出80畝地,在四週圍上了一圈高約50釐米的防逃板,稻田裏按比例放入了一批甲魚。
甲魚苗從馬鞍山購進,2個月前放入時每只凈重8兩左右。“每畝放50隻,一共放了4000隻甲魚苗,每只30元左右。”趙學山説。
這些原本長在溫室內的甲魚苗,在稻田裏生長了2個月,長勢如何?9月底,南京日報記者來到這片稻田探訪,稻秧已經泛黃,溝渠內水深仍有1米多。只見一名工人跳入溝渠,在水草內摸索片刻,便捕獲了一隻爪子銳利、渾身淡青色的甲魚。
趙學山掂量著甲魚説,“這只甲魚估計在1斤重左右,由於平時不喂飼料,增重不是太多,但完全生長在純野生環境,屬於真正意義上的野生甲魚,品質好,市場受歡迎,這樣的甲魚賣到市場每斤起碼60元。”
南京日報記者獲悉,稻田、甲魚共作的好處是綠色生態,甲魚在稻田裏面抓蟲為食,其糞便可就地作為水稻的有機肥,水稻肥料投入減少,稻子産量幾乎沒有下降,又多了一筆甲魚的收入——據趙學山測算,每畝地除去防逃板、開挖溝渠等成本,再減去甲魚損失,每畝地一年可以增收約1500元。
“稻蝦黃鱔共作”,畝均效益翻番
相比2017年剛開始嘗試稻田甲魚共作的趙學山,永寧街道友聯社區的許乃兵從去年就開始嘗試“稻蝦黃鱔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
許乃兵在當地承包了近2000畝地種水稻,其中230畝拿出來開展綜合種養。他通過摸索後發現,對水稻田進行改造後,可以套養龍蝦,龍蝦捕撈結束後,再放養黃鱔。
在許乃兵的試驗田裏,水稻田除了中間開溝外,四週也挖出了4米寬左右的溝渠,溝渠內水草茂盛,稻田四週同樣設置了防逃板。
“今年龍蝦捕撈已經結束,每畝地大約增收六七百元,”許乃兵指著水稻田説,套養小龍蝦的好處是除草、排泄物增肥。捕完小龍蝦後,就可以向稻田投放黃鱔。一畝地只需投放6—8斤黃鱔苗,在春節前後開始捕撈,大約可以捕撈六七十斤黃鱔。兩項相加,“稻蝦黃鱔共作”的綜合種養模式,每畝純收益可以增加約2000元。
在許乃兵看來,綜合種養模式的效益,比單純種植普通水稻的效益翻番,水稻品質也提高了,真正的生態大米,市場也更受歡迎。
9000多畝地“一地多收”
“一水兩用、一地多收”,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在提高土地與水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民收入,成為水産養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的新探索。
2017年南京市大力實施退漁還湖、還庫、還河,網圍養殖需要退減、網箱養殖需要退出,隨著放養面積不斷縮減,養殖佈局進一步優化,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是實現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多收”,帶動了農民增收。目前,南京市稻田綜合種養水面已經達到9000多畝。
據市農委相關人士介紹,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動下,水産養殖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相比2016年,2017年上半年水産業産值增長了5.7%,達27.3億元左右。今後,南京市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漁業生産新設施建設和新裝備應用,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池塘工業化養殖等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水産養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地産水産品自給率和品質,提高本地養殖戶種養效益,促進漁業産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