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10月31日,中國平安宣佈與清華大學合作在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全研院”)成立全球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全球醫療與健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兩個中心”),依託清華大學國際頂尖的科研實力和一流的科學家團隊,以及平安集團在金融科技、醫療科技及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創新科技實踐成果,打造金融與醫療領域的全球頂級智庫,致力於推動國家現代金融産業體系的建立,提高全民整體醫療健康水準,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兩個中心”將成立國際專家委員會,配備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家團隊,其中,全球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將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李劍閣領銜組建,聚焦國內金融機構改革、金融風險防範、現代金融産業體系建設等課題,深入探討全球金融危機和資産泡沫的研究和防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國際前沿科技對於全球金融業的影響和趨勢研究;全球醫療與健康研究中心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金小桃關心指導下建立,將聚焦人工智能醫學應用研究、個人健康風險研究、及健康大數據研究等課題,提升國內醫療理論研究的學術水準並強化研究成果轉化能力,積極推動國家和企業更大程度地參與到全球健康發展事業之中。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表示,非常高興能與國內最頂尖的大學進行合作,打造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全球頂級智庫,推動中國的金融與醫療科技走向世界前沿。
研究尖端金融科技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與效率
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全球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將重點研究政府公共資産負債管理平臺,填補國家空白的政府財政管理一體化、電子化、精準化,使地方財政更精準實時地服務地方實體經濟,有效控制杠桿;研究投資者KYC\KYP,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了解實體經濟對象的供給與需求和風險,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和投資者保護體系。
金融風險防控方面,中心將重點進行全球金融危機和資産泡沫的研究,以及區塊鏈、金融雲、網絡安全等課題,幫助建立完善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守住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金融創新方面,中心將跟蹤全球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在金融領域的影響與應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研究。
中國平安集團副首席執行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執行官陳心穎介紹,中國平安近年來在科技領域進行持續的投入,近十年累計投入500多億元,目前科技研發人員超過2萬名,申請專利數2165個,在中國金融機構中專利申請量第一。
研究尖端醫療科技 提高全民整體醫療健康水準
據悉,全球醫療與健康研究中心將著力進行人工智能醫學應用、個人健康風險、醫療服務機構管理、衛生經濟學以及健康大數據等內容的研究,積極進行人工智能治療新模式、新手段的應用,探索智慧醫院建設,加強流行病智慧監測和防控的研究等。
中國平安集團副首席執行官李源祥介紹,大醫療健康是平安集團面向未來發展兩大發展戰略之一,也是平安實現科技驅動型公司轉型的一個重要引擎,今年7月份中國平安與重慶疾控中心研發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大數據”流感預測模型,提前一週預測發病趨勢,幫助重慶公共衛生部門及時監控疫情,並指導民眾進行疾病預防。
據了解,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公司通過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 全力打造領先行業技術前沿、同時價值也最大的前瞻性健康風險預測模型和風險干預模型,主動地預測未來和改變未來,共享中國首創的健康風險畫像技術,讓先進技術對社保、商保和消費者都可以觸手可及。此外,平安在醫療健康領域已構建了完整的服務模式,即患者(平安好醫生+平安萬家醫療)、提供商(醫院+診所+醫生+藥店+體檢中心+其他醫療機構)、支付方(社保+商保)之間的閉環。
清華大學與中國平安共同表示,未來雙方將加強緊密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平安集團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及雲技術等方面的成果和清華大學教學、科研、國際合作網絡的優勢,並投入更多的科技研發資源和力量,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轉化,為建立現代化金融産業體系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實現貢獻智慧。 (文 宋巍 編輯 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