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盛虹集團構建新型高端紡織産業鏈

2017-11-06 08:57:00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盛虹集團構建新型高端紡織産業鏈 聚力創新,突破傳統産業天花板

  紡織業在許多人觀念中,是傳統行業的代表,難有大作為,但盛虹集團卻顛覆了這種看法。25年來,這個從村辦印染企業起家的紡織企業,通過不斷聚合資源、聚力創新,一步步突破發展天花板,構建起一條從印染、化纖到石化、煉化的新型高端紡織産業鏈,並連續9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

  從下而上,構建新型紡織産業鏈

  走進連雲港徐圩新區的盛虹石化産業園,高塔林立,管道交織,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産業園內,大型深水碼頭可接納10萬噸級船舶停靠,中轉的倉儲罐區近100萬立方米;年産150萬噸PTA的虹港石化生産線上,見不到工人,生産指令基本從中央控制室發出;斯爾邦石化廠區的11套大型石化裝置,有的一套生産設備造價就達40多億元。

  這裡曾是一片灘塗,現在已成為國家七大石化産業基地之一。巨大的變化始於2010年,蘇州市吳江區民營企業盛虹集團從綢都盛澤鎮北上連雲港,目前已投入近300億元建設石化産業園。

  從紡織到石化,是不是“不務正業”?面對疑惑,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揭曉其中奧秘,“石化産業是紡織化纖的上游産業,化纖生産的原料就是從石油、石化産品中提取的。”目前,總投資750億元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也落地於此,建成後年加工原油1600萬噸,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煉化一體化裝置。

  進入石化産業,讓盛虹完成了一次自下而上的“産業逆襲”,企業核心競爭力取得脫胎換骨式提升。盛虹從紡織業最下游的印染起家,通過並購、租賃、合作經營等方式旗下共擁有印染分廠21家,印染年加工能力約20億米,成為我國印染行業的“巨無霸”。2003年,盛虹進軍化纖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盛虹創新思路,選擇錯位競爭,主攻有別於普通常規性能化學纖維的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産品,至今纖維産品差別化率達到85%,被譽為“全球差別化纖維專家”。

  現在的盛虹已形成煉油、石化、紡織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完整産業鏈。2016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80億元,排名中國企業500強169位。

  從高到低,鍛造全流程創新鏈

  在産業鏈擴張的同時,盛虹圍繞産業鏈需求打造了一條全流程的創新鏈。繆漢根説,自主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武器。然而,自主創新説説容易,做起來很難,只有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幹,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先機。

  多年來,通過搭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盛虹)紡織新材料研究院、國家級紡織品檢測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創新平臺,盛虹形成了支撐創新發展的“最強大腦”。從位於金字塔尖的紡織業前沿技術追蹤,到塔基環節的生産線設備更新,這個“大腦”覆蓋了産業所有環節的研發,實現了盛虹産業佈局的“高”、製造能力的“精”和産品開發的“尖”。

  2017年4月,繆漢根在央視《對話》欄目上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2005年,為突破工業化紡絲0.3dpf(1萬米的重量為0.3克)的技術極限,盛虹投鉅資在歐洲成立研發中心,聯合歐洲、國內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專家教授一起多年攻關。盛虹承受巨大壓力,一旦失敗,投入研發和設備的7億元將打水漂,企業也可能被拖垮。但盛虹放手一搏,經歷不計其數的失敗後,成功攻克0.15dpf,即1萬米長的絲重量僅為0.15克。現在,企業超細纖維年産量超過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總産量。

  盛虹還研製了國內化纖行業首臺(套)國産化纖生産智慧物流系統。即便是剛剛進入的石化領域,盛虹的技術能力也做到了行業領先。去年底,江蘇斯爾邦石化240萬噸/年MTO裝置為全球最大單套裝置,一次性投料試生産的成功,標誌著盛虹已具備運營全球規模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石化裝置的能力。

  從內到外,大步融入全球價值鏈

  8月20日,吳江國有上市公司東方市場公佈重組方案,將公司原有資産與盛虹集團旗下的優質化纖資産進行深度整合,實現主營業務從電力、熱能、營業房出租、房地産開發、平臺貿易,變更為民用滌綸長絲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其盈利能力及發展空間得到有效提升。此次“並購重組”方案,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和民企借力資本市場求突破的雙贏,成為江蘇國企混改的一個鮮活樣板。

  從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到2016年銷售收入880億元,盛虹集團在短短的數年間,實現産值跨越式增長,向世界500強發起衝擊。

  “紡織産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應當借國家戰略東風大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價值鏈。”繆漢根説,盛虹緊抓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國家中東西區域合作示範區發展戰略,利用石化産業園這個“爆發點”,加速向現代化、國際化企業蝶變。

  融入全球價值鏈,盛虹用標準搶佔制高點,贏得國際話語權。2015年,盛虹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項目《紡織品化學纖維長絲沸水收縮率試驗方法》發佈實施,實現國內化纖企業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此舉能夠助推國內化纖企業更好地融入國際市場,並減少貿易爭端。

  GRS認證,是國際環保管理聯盟認證機構制定的針對再生纖維所建立的驗證標準,除了規範原料來源外,針對生産過程中的廢水處理、化學品使用等做了規範。盛虹在今年初開始申報GRS認證,並於7月5日成功通過GRS認證許可。拿到這張“綠卡”,提升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綠色競爭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