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日,江蘇省興化法院開發區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因遺産分割引發的糾紛,讓原本緊張的婆媳關係得到修復,一家人重歸於好。
據了解,原告劉女士與被告老孫夫婦本是和睦友愛的一家人,原告的丈夫于2017年6月突發疾病去世。在此期間夫妻二人購置了一輛貨運汽車,在其丈夫去世後,原告希望對汽車中有關丈夫的份額進行分割,但被告老孫夫婦卻不同意此事,經相關部門多次調解未果。承辦法官考慮到本案案情雖表面明瞭,法律關係也不複雜,如果將車輛進行了分割,原、被告之間的親情也將會一去不返,這並不是法律所追求的價值取向。家事案件的審理不僅需要處理好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法律關係,更需要讓他們之間破裂的親情得以修復,這才是家事案件審理的核心意義所在。
隨後,案件處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庭前在對雙方進行調解時,原告的父親與被告老孫夫婦發生了言語上的衝突,雙方不歡而散,案件一時陷入了僵局。針對這種情況,承辦法官多次到被告老孫夫婦家中進行溝通交流,在與老孫的接觸中,細心的承辦法官以被告孫兒作為此次案件調解的突破口,在徵得原告的同意後,帶著原告的兒子來到了老孫的家中,老孫和小孫子相見的場面感動了現場所有人,承辦法官趁熱打鐵,和老孫商談起了案件,在商談中,老孫表明瞭內心的想法: “不是我不願意分割,以前為了讓他們小兩口一家過上好日子,我是盡我所能,恨不得將心掏給他們。現在兒子剛剛過世,她就急著要分割財産,與我們劃清界限,還將我們告上法庭,著實讓人心寒,我是心裏氣不過才這樣做的。”對此情況,承辦法官耐心細緻的向老孫解釋相關法律規定,並表示如果糾紛不能儘快得到有效處理,雙方矛盾將繼續加深,甚至有可能激化。同時,告知其原告起訴的原因是原告及其兒子目前沒有生活來源,也是不得已才起訴的。老孫當即表示願意對汽車進行分割,同意法庭的調解方案,並不住地誇讚法官工作認真細緻。協議簽訂當天,老孫主動告訴原告一處原告尚未掌握的遺産,並明確表示自己放棄對該處遺産的繼承。原告劉女士也承諾以後將會經常帶兒子看望被告老兩口,一家人重歸於好,攜手走出了法庭。
法律是剛性的,但執行時需要加入人的柔性和智慧,家事案件的處理尤其如此。(供稿 興化經濟開發區法庭 高陽 顧新艷 編輯 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