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紙對紙”變為“面對面”、“零散協商”變成“常態協商”,江蘇省政協——“委員之家”拓展履職平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各地人民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設機制環境,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為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貢獻了智慧與力量。“議政建言”週刊將持續關注這些基層創新和探索,為協商民主的深入實踐鼓與呼。
——編 者
日前,江蘇宿遷市政協經濟界“委員之家”揭牌,“家”裏的委員們隨即開展專題議政,圍繞“金融支持生態大公園建設”進行座談交流、建言獻策……
在江蘇,這樣的“委員之家”已遍佈全省,並日益成為政協委員履職的新平臺和重要抓手,讓委員在政協中履職有舞臺、建言有渠道、工作有作為。
建言獻策的“家”,讓民主協商更具實效
那天的參會者都還記得座談會上熱烈的氣氛。中國銀監會宿遷監管分局首先介紹了《宿遷市銀行業支持生態經濟發展指導意見(討論稿)》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內容,並表示其正在徵求意見階段,請政協委員們暢所欲言。
與會委員圍繞金融業如何支持生態經濟發展侃侃而談:“銀行業發展與宿遷發展相伴相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和帶動力愈來愈強。”“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助力生態大公園建設,既是必然要求,也是現實途徑。”“特別要在支持綠色工業、綠色園區、綠色産業鏈上下功夫,通過金融業轉型發展倒逼和促進産業發展,為發展生態經濟作貢獻”……
“各位委員來自經濟界不同門類,能站在不同的視角為我們工作提供多元思路。”中國銀監會宿遷監管分局一位起草該文件的工作人員介紹,在近日即將出臺的正式稿中,充分吸納了委員們提出的多條意見: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工作要有具體抓手”,正式稿中增加了“實施一行一品行動計劃”等條款;對於“加強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新增了“深入開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內容;考慮到“對重大生態項目,單家銀行、單筆額度不一定完全滿足”的問題,新增了“加強銀行間合作,積極利用銀團貸款的方式加大對重點生態項目、企業的支持力度”。
宿遷市政協主席王益坦言,此次專題議政座談會,既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又富有政協界別特色,不僅把委員主體作用發揮了出來,也讓政協工作活躍了起來。
在江蘇,“委員之家”組織和舉辦政協委員論壇,就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協商議政、建言獻策;市政府職能部門聽取意見建議,逐條分析研究,積極推進落實。江蘇省政協主席蔣定之介紹,“委員之家”讓“紙對紙”變為“面對面”、“零散協商”變成“常態協商”,委員履職熱情高漲、協商民主實效增強。
調研務實的“家”,讓參政議政發揮優勢
“我沒想到歷時這麼長時間,更沒想到成效會這麼好!”鎮江市政協委員沈建國説到一次持續5年的建言活動依然難掩激動。
沿江而建、取飲長江的鎮江,在享受黃金水道便利的同時,近年來發生的江中船運事故、沿岸化工企業“跑冒滴漏”等問題,讓飲用水安全成了百姓呼聲很高的民生話題。2012年夏天開始,鎮江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之家”組織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為這個問題尋求“既經濟又安全”的解決方案。
“那些天,我們把取水口上游10公里範圍內的化工廠幾乎都踏勘了一遍,到排污口看顏色、聞味道,還和企業經營者、附近村民座談,了解生産廢水、地表雨水的集中處理情況,傾聽百姓投訴。”沈建國告訴記者,最熱的那段時間經常從早忙到晚,甚至夜裏有時還要“潛伏”到排污口附近觀察是否存在偷排,很多人的衣服幹了又濕。
為了使調研更加嚴謹和科學,“委員之家”邀請自來水公司、環境監督所的工作人員一同核對數據指標、分析污染因子、排查污染企業。經過持續近兩年的調研,幾易其稿的《關於保障市區飲用水安全的專項建議》最終上報給鎮江市委市政府。他們有理有據地列出了飲用水源地上游的化工企業整治搬遷、改造取水口、加強日常水質監測、改造城市供水管網等建議,獲得了相關部門積極採納。
“委員之家”仍在持續發力。這幾年曆次鎮江市兩會上,無論是提交提案、聯組討論、小組討論,還是與市領導、相關部門面對面交流,生態環保話題一直是委員們持續跟蹤推進的熱點。
可喜成效被當地百姓看在眼裏:沿江的化工廠被陸續關停整治,化工園區升級改造成了循環經濟園區;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取得實質成效,原水取水通道由直線形變成迴形針形,為水質異常預警贏取了寶貴的4小時反應時間,也為可能發生的原水污染贏取了更換水源的調度空間。
時刻在線的“家”,讓民主監督增添活力
怎樣讓“委員之家”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持續發揮作用?如何打造永不“關門”的委員履職平臺?在江蘇,這不是問題。
“前幾天我去金壇茅山東麓時,看到茅東林場境內有一片大規模的採石場,幾百米的山體被‘開膛破肚’,把好幾座山頭都挖掉了。”2013年4月的一天,在這個由100多名本屆、往屆常州市政協委員加入的QQ群中,一位委員的發言引發了激烈討論。
“小時候就在山邊住,印象中的茅山鬱鬱蔥蔥、生態優美,現在這樣太令人痛心!”
“剛剛召開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提出要建設森林生態屏障工程,對金壇茅山等實施生態復綠;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中還專門提到要對茅東林場等實施森林撫育改造。”
“現場到底是什麼樣,我們組織一次考察吧……”
親眼見到大型碎石場上沙塵飛揚,親耳聽到重型卡車滿載著山石呼嘯而過,切身感受到對百姓生活及出行的影響,回來後委員們查詢資料、了解政策,發現江蘇早在2001年就頒布《關於限制開山採石的決定》,明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六大區域、地段列入禁止開山採石區;常州也對茅東丘陵山地有相關造林規劃。據了解,該處採石點有合法採礦許可證,有效期到2018年3月,並可能延期。
QQ群管理員、政協委員陳凱介紹,他將大家的意見匯聚起來,編寫成《關於停止在茅東林場開山採石的建議》上報,提出停止該採石場的開採作業、對全市的開山採石情況全面檢查、按照相關規定抓好宕口環境修復等建議。
此建議很快就有了回應。金壇市政府表示,關閉採石場的工作已經啟動,政協委員的建議起到積極的民主監督作用,形成重要助推力。國土局等部門還邀請政協委員參加座談、研討,接受監督。最終,相關採石點被提前關閉,受到了群眾的稱讚。
常州市政協在8個實體“委員之家”外,還以政協委員QQ群、委員熱線、常州政協網站和政協委員工作平臺等為媒介,打造時刻在線的“網上之家”。近一年來,“網上之家”組織委員參加市委市政府政風熱線、各類聽證會、重點項目視察等重大活動累計20余場200余人次。
在線的“家”,打破了專業界別、跨越了時空限制、及時快速地跟進反饋信息,成為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常態化、長效化的有力保障和觸角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