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峽兩岸“行知教育論壇”上專家倡導 淡定從容,按成長規律培養孩子
“行知教育思想中,有很多東西被大家忽略了,我們應該把優秀的傳統的教育思想和目前的教育改革結合起來,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進行培養,要淡定從容些。”在8日舉行的2017年棲霞海峽兩岸“行知教育論壇”暨第五屆南京市行知中小學校長論壇上,曉莊學院副院長張波這樣説。
如何將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學校的課程建設,是本次論壇的重點。張波説:“陶行知先生強調要按照一個人的成長規律去學習,強調動手動腦,循序漸進,但是現在很多人期待一下子把孩子變成學富五車,唯恐被這個時代落下,忽略了打好基礎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行知思想還特別倡導愛的教育,雖然這一點很多學校已經做得不錯,但是作為老師,是否能關注到每個孩子,無論這個孩子的學業如何、個性如何、家庭背景如何,這還很難説。如何教會孩子求真知、做真人,特別是教導孩子實事求是、具有誠信品德,這些都是需要學校和老師們關注的重點。
台灣彰化縣校長協會理事長李遠筕説,陶行知先生“做中學”的教育思想,在台灣已經實行很多年,各學校倡導讓孩子動手實踐,比如他們學校就有讓孩子自己做椅子、燒陶器、做杯子等內容。這兩年學校還啟動了創客教育,鼓勵孩子通過社團的形式參與各類活動,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不過,台灣孩子的學習壓力也比較重,特別是到了五六年級面臨升學壓力時,很多課程的推行也比較難實施。這次參與這樣的論壇,也是想大家一起來探討,放慢腳步,在實踐中更好地培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