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常州市“三大一實幹”活動實施以來,常州經開區地稅局定位精準服務企業,積極貫徹落實“三大一實幹”常態長效要求,以“優服務、提效能、促發展”為目標,主動走訪、精準發力,架起稅企“連心橋”。
定向服務,優惠政策及時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重要稅收激勵政策,隨著2016年度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調整完善,及國務院關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減稅政策的出臺,經開區地稅局高度重視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由分管副局長及業務骨幹組成的“走訪服務隊”,深入轄區10余家企業,提供個性化稅收優惠政策解讀和現場提醒輔導,與企業老總、財務負責人具體交流溝通,對症下藥,送政舉策。
“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和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産銷售,在産品結構轉換期間,研發過程長、技術複雜,企業資金週轉壓力很大。這次地稅局主動問需送計,確保了我們在研發人員費用、材料投入、折舊和攤銷等方面的加計扣除應享盡享,也解決了我們對稅收政策的困惑。公司下一步將研發新型氧化錳鎳鈷鋰和尖晶石錳酸鋰,而加計扣除比例的提高則將間接減免一大筆企業所得稅,為企業加強研發投入,轉化研發成果,提升品牌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家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談到。
截止2016年度匯繳期結束,經開區局轄管的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企業54戶。2016年匯繳企業累計加計扣除19474.99萬元,累計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2921.25萬元。
延伸服務,集中輔導共探討
“個人和涉及親屬間法人企業的股權轉讓該如何納稅?”“股權轉讓、企業改制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是否可能增加稅費成本等相關政策?”……在走訪過程中,面對股改企業提出了的疑問,經開區局業務科科長周晏在詳細了解企業相關情況後,針對他們的涉稅訴求,就相關政策法規進行了宣傳輔導,並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量身定制”方案,為企業上市及時規避政策風險和經營風險。
走訪結束後,為了避免企業走彎路,經開區局業務科在總結收集到的問題的基礎上,組織轄區24家擬上市企業,召開了專題稅收政策輔導會,對企業在股改中涉及的轉增股本、利潤分配、股權收購、資産收購等涉稅行為涉及的稅收政策進行詳細講解和輔導,與企業共同探討上市涉稅事宜,以優質服務助推企業上市之路。
周晏介紹説:“目前經開區共有上市企業6家,新三板掛牌10家,已進入IPO申報排隊3家(其中1家為新三板將轉深圳創業板),另外部分企業正在籌劃上市或新三板掛牌。在服務股改企業中,我們通過將稅收管理重點從‘事後應對’轉變為‘事前告知’,使風險應對過程成為稅收宣傳和納稅輔導的過程,能促使企業依法納稅,規避稅收風險,有效提高徵管質效。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做好轄區擬上市企業的後續跟蹤服務,密切關注企業股改動態,點對點輔導企業規範納稅,規避涉稅風險,為轄區企業順利上市保駕護航。”
廣角服務,宣傳幫扶全覆蓋
為多層次、全方位服務轄區企業,除了對轄區重點稅源企業開展大走訪、大調研,經開區局結合“活力經開·先鋒助企”活動,走訪了轄區內部分小微企業,調研了解在營改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建議,並依託“經開地稅微學堂”平臺,組織轄區內近50家小微企業財務負責人,通過“政策解讀+案例輔導”的形式,具體對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範圍及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宣傳,不斷強化企業財務人員對減稅政策的理解。
在走訪過程中,許多企業也反映,在“互聯網+”時代,人才的緊缺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適合中小型發展企業的信息化人才匱乏,對於企業的信息化應用和新的發展需求的支撐能力相對不足。為此,區局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整理答覆相關企業關於外籍個人所得稅扣繳等相關涉稅問題,為企業引進高端技術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區局還積極搭建網絡服務平臺,充分利用稅企QQ群、微信群等網絡“微平臺”,持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固定資産加速折舊、非貨幣性資産投資分期納稅、小微企業優惠範圍擴大等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及時回應納稅人關心的熱點問題,構建起稅企聯動、共築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