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關鍵技術突破 江蘇農業領跑

2017-11-21 09:19:14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編者按 12月1日-2日,中國江蘇現代農業科技大會將在南京舉行。結合即將召開的此次大會,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江蘇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現代農業建設水準的新動能。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高出全國平均水準近10個百分點,新品種新技術成為江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法寶。

  吊在空中的瓜果、栽在水裏的蔬菜、挂在墻上的草莓、可以自動投喂家兔的養殖籠、秸稈做成的日光溫室墻體……10月下旬起,江蘇省農科院舉辦的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專項設立十週年成果展,吸引了很多農業專家、種養大戶和普通市民前往觀看。

  為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設立專項資金,這是我省的一大創新。為解決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和有江蘇特點的現代農業發展中碰到的各種難題,2007年,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設立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由江蘇省財政廳主管,委託江蘇省農科院負責日常管理,並以江蘇省農科院為主體,凝聚江蘇全省優勢科技力量開展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障礙和農業生産難題,加速全省農業科技進步步伐。

  正是在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江蘇的農業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相繼誕生。

  在農作物新品種展區,記者看到,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等水稻稻穗迎風微顫,長勢喜人。這些由江蘇省農科院選育的南粳系列優良食味水稻品種連續摘得江蘇和全國的“優質食味粳米”“金獎大米”獎牌,出色的食味品質征服了老百姓的舌尖,迅速成為南方粳稻區優質米品牌的主力品種,累計推廣3000萬畝以上。這幾種優質大米每500克市場售價5元以上甚至10元以上,解決了農民種糧不能高效增收的難題,累計增收30多億元。

  在園藝蔬菜作物領域,育成的“蘇粉12號”番茄、“蘇椒15號”辣椒、“博春”甘藍等優質特色蔬菜新品種,有效扭轉了長期以來江蘇高效設施農業外來品種當家的現象。10年間,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累計培育省級以上審(鑒)定農作物新品種363個。

  一批制約農業産業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也在專項資金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

  水稻條紋葉枯病被稱為“水稻上的癌症”,最嚴重時,江蘇3000萬畝的稻田中有2400萬畝染病。小小芝麻般的蟲子——灰飛虱,在江蘇地區特有的耕種方式和氣候下,瘋狂傳播水稻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感染後,水稻枯黃敗倒,幾近絕收。在專項資金支持下,省農科院牽頭開展聯合攻關,經過多年努力,成功探明瞭病害病變規律,並研發出了綠色防控技術,使華東地區大面積水稻擺脫了“癌變”命運。該技術去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一項農業科研成果價值高不高、受不受市場歡迎,成果轉讓價格是一桿秤。江蘇省農科院的眾多科研成果在這方面收穫頗豐:獸醫所邵國青等專家主持研發的豬氣喘病疫苗轉讓收入4000多萬元,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動物免疫工程研究所所長侯繼波主持研發的高價值疫苗佐劑專利技術及禽流感滅活疫苗,生物所張保龍副所長主持研發的非轉基因抗除草劑水稻突變型基因技術,分別以1990萬元、1518萬元的高價成功轉讓技術成果。糧食作物所王才林所長主持選育成功的“南粳505”水稻新品種,以品種實施權益費加銷售提成的方式成功轉讓,實際轉化價格超過1000萬元,創該院常規粳稻品種轉化價格的歷史新高。院知識産權處嚴建民處長介紹説,2016年全院科技成果轉讓收入達8000多萬元,居全國省級農科院第一。

  江蘇省農科院院長易中懿介紹,10年來,專項資金支持領域由最初的高效設施農業逐步擴大到蔬菜果樹、大宗農作物、植保、農機、農業信息化等12個農業領域,覆蓋1660個項目;江蘇全省111家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的4000多名科技人員承擔起農業技術創新任務。累計獲得國家專利授權703件,農獸藥證書27項,制定標準652項,成果累計應用面積超過2.6億畝,新增綜合效益達300億元以上。2016年,江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高達66.2%,居全國第一,高出全國平均水準近10個百分點,包括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在內的江蘇全省各類農業科技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