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崇德向善 文明之州”成為最美風景線 常州:踏上全域文明新征程
在上週五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常州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溧陽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常州由此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再一次刷新文明新高度。常州市委書記費高雲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積極唱響“愛常州”主旋律,為常州“幸福樹”提供更多陽光雨露,讓“崇德向善、文明之州”成為常州最美的風景線、百姓最大的幸福感。
城鄉一體全域文明,幸福樹結出惠民果
作為江蘇全省唯一産城融合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常州善於把産、城、人、文融合成一篇大文章,讓每個市民都能共享城市幸福樹的幸福果實。費高雲説,把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我們努力的方向,以“愛常州”標注社會文明新高度,把百姓的關鍵小事作為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引導全市人民把“愛常州”大聲説出來,畫出最大同心圓。
民生民本大於天,一枝一葉總關情。讓市民享有更優質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服務、更週到的養老服務、更安全的食品藥品、更普惠的文體服務、更宜人的居住環境,常州持續打造以“三優三安兩提升”為重點的民生品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民生類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超過75%。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常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供水、燃氣、污水處理等設施實現城鄉全覆蓋。結合國標、民標創標準,常州文明城市管理內容實現了最大化,涉及到13大類、63項、98小類共計114萬個,同時根據城鄉發展節奏,動態調整,新近又增加了生態綠道、軌道交通等項目考核。常態中見真章,堅持不搞突擊,徹底告別了“乾淨一陣子”的運動式管理,真正實現了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節假日與平時一個樣。
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向縱深發展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充滿生機活力。常州市民對創建文明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高。這些實實在在的福祉,讓全市人民對文明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始終高達99%以上,滿意率超過96%。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讓核心價值無處不在
首創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特色的“道德講堂”,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重大典型,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寫進中共中央《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光輝説,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賦予了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遵循、新任務,必須守正創新,突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時代內涵,讓核心價值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常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梅向東介紹,今年1月23日,常州在全省率先開通“掌上道德講堂”,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堂內堂外結合,實現可讀、可聽、可視、可互動,讓核心價值在新媒體土壤裏生根發芽,發佈信息累計10多萬條,市民通過手機就可感悟道德、見賢思齊。
儘管在人間的停留只有短短28年,但車禍離世的快遞小哥劉文軍的家人做出了令人感佩的選擇——捨棄一副身軀的完整換來四個家庭的完滿。故事在網上道德講堂上發佈後,網友動容地寫道,“用一座城的愛,許這個家一個未來!”他的家人累計收到捐款30余萬元,這則網上網下接力的道德故事經央視報道後,在新媒體秒拍視頻平臺上的點擊量破千萬。
因鄉土草根而普適,因開放互動而融合,因本真平實而有效。在“道德講堂”的作用下,許多默默無聞的美德善舉被挖掘發現、宣傳推廣。目前,常州共有5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或提名獎,18人獲評江蘇省道德模範或提名獎,110人(組)獲評常州市道德模範或提名獎,67人(組)獲評中國好人,112人(組)獲評江蘇好人,529人(組)獲評常州好人。常州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愛禮遇道德典型實施辦法》,發放獎金50多萬元,在社會上産生了廣泛影響和示範效應。榮獲3個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數量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不僅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恒心,還要有向深處發力的定力。溧陽市2015年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以來,秉持“全域一體,城鄉同創”創建理念,以“青山綠水”為底色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把“文明”作為一項最大公共産品來打造,終於“圓夢”全國文明城市。就在11月18日晚,溧陽召開了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了《溧陽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設三年(2018-2020年)行動計劃》。市委書記蔣鋒説,溧陽正式向全市發出了“文明城市創建向深處發力”的動員令,用三年時間集中開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設行動,著力推進從“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的蛻變,確保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
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溧陽市長徐華勤介紹,瞄準生態優、村莊美、産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溧陽還大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有三個亮點特色:如意小食堂全覆蓋,充分利用政府、集體閒置資産或新建場地,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積極參與,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愛心工作站全覆蓋,以“情感慈善”的理念補充和延伸政府及社會救助功能,讓“點亮心願樹,微愛滿溧陽”成為文明城市的一道風景線;百姓議事堂全覆蓋,以“百議堂”理事為協商主體向“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群體、弱勢群體”等協商主體拓展,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