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與“雙一流”大學建設有機融合“嵌入式”頂層設計 科研與産業互動雙贏
11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全球最頂尖的新展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南京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陳力軍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智慧圖書盤點機器人名聲大噪。最近,陳力軍正在張羅成立公司,將這款智慧機器人在寧産業化。
智慧圖書盤點機器人是南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孵化的其中一個項目。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大探索高校科研與産業互動雙贏的新路徑,將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內嵌到“雙一流”建設之中,構建了雙創示範基地建設與“雙一流”大學建設有機融合的“嵌入式”長效機制。通過建設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將一批原創性研究成果深度研發孵化為企業可産業化成果,已孵化高科技企業1000余家,吸引各類資金超30億元。
長期以來,圖書的盤點和搜索一直依賴於人工的干預,不僅效率低,而且差錯率很高。南京日報記者在南大圖書館看到,這款智慧圖書盤點機器人啟動後,上下各伸出兩個“觸角”,隨著機器人的移動,“觸角”掃過書架上的書籍,並將信息傳到機器人大腦裏。據介紹,它一個小時可以盤點1萬冊圖書,錯誤率不超過1%。陳力軍説,團隊裏包括教授、博士和碩士共20多人,已經開發機器人10年。但團隊成員擅長的是技術研發,對市場並不在行。南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的工作人員積極幫助團隊拓展市場,並張羅參加本月在上海的工博會。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武漢大學都已下了訂單,另有多所圖書館正在積極接洽,産品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了。
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曹汛的公司也正在醞釀中,2016年,曹汛和他的團隊小試牛刀,完成了郭敬明3D科幻新作《爵跡》中的3D人臉採集掃描訂單。“每個影視人物50—60個表情,由100多個照相機同時抓取、採集、建模,耗時2—3個小時,精度可達到千分之一毫米。”團隊負責人介紹,目前,團隊正在研發更新型的人臉三維模型採集系統,南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專門給團隊提供了場地。
“教師科研成果轉化、校地對接、學生創業等,只要進這一個門,統統都可以搞定。目前,南大有40個工作人員專門為基地服務。”南大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董婷介紹,2016年,南京大學作為四所高校之一入選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2017年9月,南京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15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人才是技術研發的核心,很多項目如果只是將技術成果轉移給企業,企業在運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技術性問題,轉化效果並不好。南大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探索出了“科技人才(團隊)+科技成果”雙要素轉化的模式,通過建設産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成立創業公司兩種形式,實現了人才和專利一同從學校到産業、從學校到企業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