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師創業經歷可以評職稱 學生課程融入創業創新教育 南理工打造特色雙創基地
11月30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創業園負一樓“自助列印店”內,擠滿了排隊列印的人。與其他列印店不一樣,這裡不需要把自己的文檔輸入店內電腦,只需要掃描一個二維碼,上傳自己的文檔,ATM機一樣的自助印表機便可以把資料“吐”出來。
這個名叫“雲列印”的項目主人是南理工經管院的畢業生郭東旭。
郭東旭介紹,這個項目源自自己在校期間的切身體會,“列印店裏永遠都有很多人在排隊”。於是他想,能否把列印業務搬到網上,坐在宿舍就可以把材料發過去,網上付款,打好了直接去拿。2016年初,有了這個想法的他找到了南京理工大學科技園。
郭東旭坦言,進行創業與校內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有關。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南理工已經將創業創新教育融入學生的培養全過程。學校構建了“必修+選修”、“線下+線上”的創業創新課程體系,形成了由基本課程、創業模擬、專業教育、經驗傳授4個模組19門課程組成的教育課程體系。學校創業創新方面的課程有103門,還成立了創業教育學院,開展各種模擬教學活動。
學校給創新創業的學生、老師提供了全方位服務。
郭東旭介紹,創業之初,科技園不僅給他提供場地,幫他完善創業方案,設計盈利模式,很多技術難題在學校研發團隊的幫助下也得到了解決。僅僅4個多月,他的第一台自助印表機就面世了。這種印表機目前已經進入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眾多高校,總臺數100多臺。他説,南理工這家“自助列印店”是項目的第一家旗艦店,接下來,還會在其他高校開一些旗艦店,滿足裝訂等多樣化需求。
南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和義博士經過10年研發,成功獲得了“細直徑氧化鋯纖維及纖維板的製備方法”發明專利,學校相關部門主動包攬了申請專利、找投資人等關聯服務。“從項目簽約、洽談到後期合同、學校和個人的股份比例等,都是學校在牽線搭橋,校長還幫我在溧水找到了合適的廠房。”劉和義説,如今他的公司可實現年産值1.5億元。
“學校還創新機制,支持教師創業創新。”南理工發展規劃處處長戚湧教授説,為了鼓勵老師創業,加強校企互動,南理工明確規定了兩個70%——教師以技術成果作價入股創辦公司,佔股比例最高可達70%;橫向科研經費結余入股創辦公司,佔股比例最高也可達70%。學校同時規定,教師創業經歷可用來評職稱。
為加快教師科研成果轉化,南理工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專利超市。專利超市實現存量專利和委託專利的分別類、分層次管理。依託專業手段,對專利進行價值分析和評定,建立全面價值標簽;實現專利管理者對專利的狀態、價值情況等一目了然;保證需求者進入專利超市可快速找到目標專利,促進專利交易,建立專利運營新模式,實現公司對專利的100%處置權。
在創新機制和創新服務的推動下,南理工多個研究成果成功轉化。
王克鴻教授在先進焊接和成型技術領域擁有的30余件發明專利,已在國防、高檔裝備、能源、材料、軌道車輛等行業的50余家大、中、小型企業得到應用,新增産值約20億元;楊樹林教授團隊通過“一種重組人源擔保及其製備方法”“類人膠原蛋白基因、其不同重復數的同想串聯基金、含有串聯基因的重組質粒及製備方法”發明專利,與江山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項目産業化,公司市值達千億元。
“接下來,學校著力將雙創基地打造成創業創新人才培養集聚地、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示範地、軍民融合發展策源地。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岩松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