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電氣火災多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全國電氣火災比例佔全國火災總量及傷亡損失的30%以上。徐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迅速落實國家、省、市相關部署要求,創新工作理念,將火災風險評估方法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出“建築火災風險評估”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兩大應用模型為基礎構架的城市消防數據中心,通過多維度採集“單位電氣線路、易燃易爆危險品、建築周邊環境、實時氣象信息以及電氣火災數量”等多種火災危險源匯總評估數據,實現全天候實時監管。在此基礎上,成功研發“電氣火災聯網監測平臺”,綜合利用物聯網、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推廣,將社會單位原本粗放的用電安全管理升級為大數據環境下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筆者在徐州市九如城養老服務中心、徐州市中心醫院、徐州市機關二幼、和信廣場等地看到,這些單位的配電室、分支箱、供電末端等位置都安裝了一個數據採集模組。這個數據採集模組貫穿預防電氣火災所有重要節點,包含漏電模組、溫度模組、通訊管理模組、狀態模組、供電模組、應急電源模組,通過物聯網技術對用戶用電設備的溫度、濕度、剩餘電流、諧波、煙感、三相電壓、電流、功率因數、頻率、電度、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等基礎數據進行全電量採集。終端數據通過4G、GPRS和WIFI無線網絡、有線網絡等多種互聯網方式傳輸到雲平臺,顯示到本地維護管理系統。
在徐州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筆者發現,前期採集數據完成後,平臺將會對數據進行智慧化全面分析,如果用戶存在漏電類故障、過流類故障、超溫類故障等,平臺將會進行綜合統籌,結合國際先進的卷積神經演算法與用戶畫像技術為每個用戶制定故障等級分層評估。
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筆者安裝了一個手機APP,打開後,徐州九如城養老服務中心分支箱一處存在漏電現象的信息迅速預警推送過來,通過對該單位進行反饋,及時進行了維修處置,有效化解了用電安全隱患。
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實時用電數據,將超出安全用電預警閾值的告警情況通過手機APP、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向政府主管部門、公安消防機構、社會單位和維保單位進行推送,維保單位和社會單位根據預警內容開展用電安全隱患排查,並向系統反饋處置情況,公安消防機構和政府主管部門根據處理反饋情況有重點地對隱患單位進行監管。
目前該系統已經在徐州市民政、醫療、教育、金融等多個行業的800余家社會單位進行部署和監管,通過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的“閉環式”管理機制,發現並處置電氣火災隱患7800余處。截至目前,被監管單位未發生一起電氣火災事故,徐州全市電氣火災事故顯著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