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揚州搭建全球運河合作平臺 用“世界語”講好運河故事
大運河江蘇段保護和文化傳承大型主題採訪活動,12月6日來到第二站揚州。
站在位於黃金壩的吳王夫差廣場的二層觀景平臺上,《新華日報》記者看到古邗溝自1.45公里外的螺螄灣逶迤而來,匯入古運河後北上至茱萸灣併入京杭運河,南下流往瓜洲渡進入長江。西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挖下中國運河第一鍬,2015年揚州建城2500年時夫差廣場正式落成。遠古與當下,借著不息的流水在這裡交匯。
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在卡塔爾多哈舉行,會上中國大運河十年夢圓申遺成功,“運河第一城”揚州作為牽頭城市立下首功。進入後申遺時代,揚州以運河水滋養著城市靈性,探索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揚州樣板”,打造世界級運河文化名城。
流淌了2500年,大運河揚州段既古老又年輕,活態保護是彰顯運河文化的最好手段。當地486非遺集聚區內,集聚著當地古琴、剪紙和雕版印刷三項世界級非遺,金銀細工、漆器、刺繡、玉雕等19項國家級非遺和200多項省、市、縣級非遺項目,堪稱一座揚州非遺文化“大觀園”。70歲的王玉生是製作揚州雀籠技藝第七代傳人,他復原了很多清宮的皇家鳥籠,使這門手藝重新煥發生機。他説:“我花10萬元買了小葉紫檀木料,準備用兩三年時間再復原一隻一米高的清宮鳥籠,然後就把這些年做鳥籠的心得寫成書,繪上圖紙,這門手藝就有了行業標準,再也不會失傳了。”
2016年4月,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組織(WCCO)秘書處永久落戶揚州。合作組織成立於2009年,目前有105個以國內外運河城市為主的會員,是江蘇省唯一的國際性社會組織,也是運河領域唯一的國際性民間組織。全球48個國家擁有520條運河,沿線連著近3000座運河城市,這些運河大多水生態環境優美、水文化源遠流長,但在保護世界遺産、防止過度開發、治理生態污染等方面也存在共性問題,需要各國探討保護和利用的良方。WCCO是世界的,為全球運河城市共享發展經驗、實現互利合作提供平臺;WCCO又是中國的,能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運河故事,是中國運河文化走向世界的紐帶。
自2009年成立以來,WCCO已參與主辦六屆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和十屆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組織全球100多個運河城市共商共議共享運河遺産保護、運河旅遊、運河與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2017年2月,由WCCO推動設立的中保投京杭大運河生態基金首筆資金20億元放款,這是首個以中華文明傳承為投資主題的基金計劃,把生態修復作為最優先目標,預計全流域投資規模達500億—1000億元人民幣。
後申遺時代,揚州繼續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融入全球運河城市合作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造世界運河文化之都,正成為揚州的文化發展戰略。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副院長黃傑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以運河為載體促進運河城市人文國際交流,將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而揚州從古到今都在運河文化的國際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依託WCCO,將大運河文化帶戰略規劃與揚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態經濟區等省級戰略規劃有機對接,打造世界級的文化運河、經濟運河、生態運河和旅遊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