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〇一七世界智慧製造大會在寧開幕 ——讓製造更聰明, 讓生産更智慧

智慧繡花機

跳舞機器人

智慧體驗平臺 陳儼 余萍 攝
在全球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今天,江蘇的機會是什麼?南京用一場全球性盛會給出答案:智慧製造。
12月6日,2017世界智慧製造大會開幕。以“聚·融·創·變”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精英、企業代表聚焦世界智慧製造發展方向,解析智慧製造發展趨勢,交流成果,分享思想,共謀未來。
代工+代碼,冰冷的機器會思考
昨天的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成了一片機器人的“海洋”——走進展館入場通道,30個機器人組成方陣跳起“江南Style”,動作整齊劃一;往前走,一片迷你綠茵場上,全球GANKER機器人競技大賽南京公開賽正激烈角逐;4號館外,一台機器人正與工作人員互動表演相聲《我的搭檔》……
機器人可不是布展點綴,而是這次大會的“主角”。別看它們娛樂時憨態可掬,“幹活”時卻是一絲不茍。《新華日報》記者在南京埃斯頓展臺前看到,一台電焊機器人擺動機械臂,“手”裏的焊槍準確無誤對準汽車車身各個點位。“機器人焊接技術被國外壟斷很多年,我們通過升級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演算法,使其精度能達到0.5毫米,目前已應用到多家汽車企業生産線上。”埃斯頓電氣工程師陳康介紹,在智慧造車工廠,一條生産線會配置四五十台機器人,汽車上線前只有底板和框架,隨導軌前行,門框、頂蓋、天窗等由機器人一次焊接完成。
“代工+代碼,讓冷冰冰的機器具備‘思考’能力,這跟傳統意義上的自動化生産有本質的區別。”格力電氣市場部負責人袁詩琪説,智慧製造是由智慧機器和工人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慧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慧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此次參展,他們帶來自主研發的手機殼智慧加工線,機器人不但能幹“體力活”,代替人工抓取坯料,送入機床拋光、打孔等,還能自主分析原料庫存、損耗數據,發出採購指令,承擔“腦力活”。
甲骨文、熊貓電子、中國中車、菲尼克斯……一場盛會引來全球300多家智慧製造領域知名企業,紛紛展示“看家本領”。
智慧+智慧,讓傳統産業更聰明
相對於博人眼球的機器人,專業觀展嘉賓更為看重展館內的一個個“透明工廠”,一個個系統和一朵朵“雲”。
在菲尼克斯展臺前,一個生産充電寶的“透明工廠”模型引起圍觀。電子顯示屏上顯示當前訂單量為3件,現在正處於零件組裝的工序階段。“小菲”在這個工站下達命令,指示機器人將充電寶的下殼與電池組裝在一起,隨即進行拍照,數據傳輸到後臺自動檢測電池是否安裝到位,再將半成品傳送至成品組裝、鐳射列印、包裝貼標等後續環節。這一過程中,如果發現原材料不足,“小菲”還會命令AVG搬運過來,及時補充滿足生産需求……工作人員介紹,“小菲”並不是一個機器人的昵稱,而是一個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系統,相當於“生産主管”。
三菱電機展示智慧作業指示系統,利用專用LED防錯模組提示使用零件及工具,防止人為操作失誤。蘇芯物聯給工業設備做了一款“可穿戴設備”——蘇芯魔盒,能直接監測設備溫度、震動、能耗等狀態,一旦參數偏離標準值,大數據平臺就能發出警報通知操作人員,為傳統製造企業帶來的效益包含降低70%設備停機時間、延長30%設備壽命和節省10%耗能。“運滿滿”憑藉一朵“智慧雲”調度全國公路物流運力,從傳統物流升級為現代智慧物流。
“智慧製造不等於機器人。”參展企業、浙江中控技術有限公司集成控制業務部負責人趙維鑫説,近幾年,引進和運用工業機器人成為當下製造業的潮流。但智慧製造的核心是生産設備互聯互通,本質是要把製造過程中的“黑盒子”打開,把看不見的東西全部透明化,利用人工智能設備疊加智慧發展模式,實現生産製造增效、降本和安全環保。
有了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産業生産運營變得更“聰明”,嘗到智慧製造的“甜頭”。音飛存儲銷售經理賀淇介紹,通過自主研發四向穿梭車系統,只需在電腦中輸入存取指令,穿梭車就能根據定位裝置,到達指定位置運送或抓取貨物,在國內率先實現“無人倉儲”,在競爭慘烈的倉儲行業“殺出一條血路”。蘇州協鑫智慧切片工程在國內製造業首家引入阿裏雲大數據平臺,綜合升良率1%,相當於每年增加1億元的凈利潤。
創新+創造,製造業明天更美好
“智慧製造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支撐點,我們迫切需要在鞏固提升製造業現有優勢基礎上,推進智慧製造發展。”12月6日下午舉行的“世界智慧製造名城·市長論壇”呼籲:製造向“智”,大勢所趨,有“智”者事竟成!
伴隨著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劃、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相繼出臺,一場以智慧製造為主題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競賽已在全球拉開帷幕。蘇南城市群、珠江西岸城市群、寧波、瀋陽、贛州、廣州……一批優秀製造名城入選“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此次大會專門邀請全國智慧製造名城市長和江蘇省13市的市長,就“智造重構城市産業體系的理念、模式與路徑”展開對話,共同勾畫智造名城“路線圖”。
“智慧製造發展恰逢其時、正當其勢,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高清分析,江蘇發展智慧製造具備諸多良好條件:産業基礎好,製造業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融合程度高,江蘇企業兩化融合應用效益指數、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準指數和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準指數均居全國前列;支撐能力強,江蘇有高校140余所,江蘇籍兩院院士數量全國第一,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連續多年全國第一。
“智慧製造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對産業供應鏈、製造服務化、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結構優化等都有巨大推動作用。世界智慧製造大會的舉辦,將智慧元素導入城市發展中,一定會讓城市更智慧,讓世界更美好。”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理事長莎德·賈哈米爾説。
科技部高新司專家尉遲堅建議,智慧製造不僅基於技術創新突破,還應注重新模式、新業態的創造。京東把第二代無人超市搬進展館,顧客掃描二維碼綁定身份和支付信息,“刷臉”後進店,穿越結算通道後手機自動扣費,整個購物過程完全在“無感知”的情況下完成。通過對商品和顧客大數據商業智慧挖掘分析,今後還能實現顧客購物習慣、喜好偏愛等大數據特徵畫像,最終實現顧客的極致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