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12月10日,南京W藝術空間開啟了一場“腦洞大開”的國際陶瓷藝術展,展覽主題叫做“OPEN WORK”,代表著開放作業或者鏤空作業。前來看展的觀眾在觀賞了參展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後紛紛表示,原來陶藝還可以這樣玩。

展覽現場創意表演。 南京W藝術空間 供圖
W藝術空間顧嶸館長介紹説,本次展覽就是要讓藝術照見心靈,助推對話的昇華,它的價值在於心性的認知。此次展覽的部分陶藝作品,出自澳大利亞皇家理工大學純藝術系的95後澳籍華裔王阿囍之手。顧館長説,王阿囍雖然年輕,但注重創作思想,在她目前這個階段,她更看重的是表現形式的發散性,以及國際化交流藝術思想的平臺,所以王阿囍的作品裏有著中西交融的元素。

參展作品賞析。南京W藝術空間 供圖
此外,王阿囍在韓國遊學時的老師趙源石(音譯),是韓國現代陶藝年輕人當中非常拔尖的藝術家,本次推出的另外一部分陶藝作品,就是出自趙源石之手。王阿囍在介紹她的老師趙源石時説,老師曾教導她,作品應該具備想法、辨識度和品質三要素,品質一定要高,作品要平衡,對觀眾負責,服務大眾,要做大眾喜好的東西。此次展覽就向觀賞者們展示了白瓷的多樣面貌,直觀再現了白瓷的美。

趙源石作品。 南京W藝術空間 供圖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導紅梅博士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她覺得陶藝與古老的煉金術有精神上的一致性,本次展覽形象地表明瞭趙源石和王阿囍目前的藝術探索狀態。高溫窯變後,素樸的泥土昇華為似玉的陶瓷,藝術家在此過程中,也完成了自己由混沌之泥土狀態超拔為晶瑩靈透如玉的境地。

作品賞析。南京W藝術空間 供圖
王阿囍説:“來中國辦展,也是希望達成與中國陶瓷的交流和學習,我在南京與各位老師和嘉賓的交流過程中,學到了在澳洲學不到的知識。我的狀態是,在國外,我的作品被看做是中國的;而在中國,我的作品又被看做是西化的,我希望能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供稿 南京W藝術空間 顧嶸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