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李瑩瑩 鄭飛):12月10日,江蘇美境行動第十四屆頒獎暨第十五屆啟動儀式在南京中山植物園舉辦,本次儀式由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江蘇省環保聯合會、南京中山植物園、江蘇省能源研究會、江蘇綠色之友、眾公益聯合主辦,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長薛建輝、江蘇省教育廳社會教育處長羅厚禮等出席了此次儀式。

江蘇美境行動活動現場 鄭飛 攝
本屆江蘇美境行動新增兩個創新活動:一是首次設置“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總稱)專項”獎;二是開展尋找“最‘亮’美境人”活動。頒獎儀式現場通過展版、實物等形式展示作品,參與設計和實施的學生現場講解作品,並以體驗、遊戲的方式開展植物尋寶競賽、凈凈帶你保護穿山甲、畫蝴蝶臉譜等活動。

美境行動與會學生繪製的蝴蝶臉譜 鄭飛 攝
江蘇開放大學、南通大學、徐州工程學院、淮陰師範學院、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參加了此次活動成果展,其中徐州工程學院學生帶來了“水動彭城——樂水行”成果展示,徐州工程學院綠洲環保協會學生代表卜培嬌表示,這是徐州工程學院第二次參加這次活動,徐州是一個工業城市,以前河水污染比較嚴重,協會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檢測到的河流ph值等數據向周圍居民宣傳保護河流理念。據了解,江蘇美境行動鼓勵江蘇省大學、中學、小學在校學生設計並實施環保方案,並且由於行動的公益性、教育性、實踐性強,已經成為學校社會實踐課、科學課、勞技課和綜合實踐課等課程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截止到目前,行動已覆蓋江蘇省90%的市、縣,累計參與學校4000余所,直接參與方案設計和實施的師生25萬人次,環境教育受眾面約為500多萬人。

參加成果展的徐州工程學院綠洲環保協會學生代表卜培嬌(右) 鄭飛 攝
據悉,第十五屆江蘇美境行動將重點關注綜合運用“STEM”、走進貧困家庭、走進周邊社區、走進特殊群體等內容,同時,為更好發揮南京中山植物園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教育作用,以植物為主題的科普館在12月10日當天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