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道路擁堵、停車難,問計“聰明的大腦” ——“城市交通病”,可以這樣治
在“智慧城市”建設大潮中,如何給交通治理裝上“聰明的大腦”?近日,在中國·鹽城首屆城市交通治理論壇上,來自全國智慧交通領域的20多位專家、學者就智慧出行破題、“城市交通病”治理等給出良方。
知擁控堵,需要“精準體溫計”
2015年11月13日18時許,鹽城市區大雨傾盆,正值鹽城市實驗小學召開家長會,道路嚴重堵塞並逐步蔓延,最終導致多條主幹道發生大面積交通癱瘓,部分路段擁堵長達3個小時。
截至2016年底,鹽城中心城區規劃面積比2012年增長近1.5倍;常住人口100萬人,增長16%;汽車保有量25.9萬輛,增加近100%;道路里程743.6公里,增長21%。相比之下,市區停車位總量約9.7萬個,車均泊位比例僅0.37,遠低於一般推薦的1.2至1.3;市區高峰時段主幹道通行速度僅28公里/小時。
“2016年建高架、2018年迎高鐵,宏觀抓有效供給、中觀抓區域整治、微觀推路長制管理。”鹽城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巧全説,建立可持續城市交通發展模式迫在眉睫。
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陳玉峰説,城市智慧交通應用已逐漸由概念化和抽象化轉向實戰化和具體化,城市交通管理正經歷從“傳統經驗被動管理”向“現代智慧主動治理”的創新與變革。
“一線城市建得早,有些難免顯得雜亂無章,更新換代慢。二三線城市卻有優勢,智慧交通起步雖晚,但建設規範、有章可循。”中山大學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余志認為,如果用上“智慧”這支“精準體溫計”,憑藉大數據分析,鹽城可對交通擁堵成因進行科學研判,整改亂與錯,實現知擁、控堵。
治療“交通病”,要跨界共享
“小區停車位不夠怎麼辦?”“下班時間路堵不堵?”“能不能提前知道下一班公交車的具體到站時間?”……在中國智慧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看來,破解城市居民關心的交通難題,非傳統交通指揮方式所能解決。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交通規劃所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朱昊提出,依靠智慧手段共享資源緩解停車難。上海浦東新區源深體育中心運用智慧化停車系統,770個車位24小時對外開放,同時給周邊居民提供250個全日包月車位,月收費500元,供不應求。徐匯區楓林國際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不僅為周邊小區提供數十個停車位,還與街道、房管局、小區物業溝通,使用APP軟體實現停車位共享,用足資源,方便更多人停車。
“在道路停車綜合治理上,同樣離不開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撐。”朱昊建議,將公共停車信息聯網,建設和完善公共停車信息平臺,加強數據資源匯聚、數據共享、數據品質管理等工作,需要政府協調推進,同時建立政企合作的公共服務和市場運營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智慧交通,聚力融合迎未來
交通大數據要有多“大”?依靠公交系統出行者,其兩端“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如何解決?在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研究員張可看來,目前交通運行動態感知能力不足,還無法支撐“門到門”多方式全出行鏈一體化精準服務。
2015年11月,北京市三元橋實施舊橋拆除、新橋安裝工程,因事先致函各大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並及時告知施工動態,利用社會渠道擴大公眾服務面,政企聯動在公眾出行信息服務上主動探索,取得很好效果。張可説,交通參與者、運載工具、交通設施、交通環境這四大要素要達到全面動態感知的理想狀態,最需要構建政企聯動的一體化出行服務體系,而不是不同主體各自為政。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信息化手段支撐的新業態出現,社會信息資源發展迅速,導航眾包數據、手機信令數據、個體出行數據都可成為感知體系的新來源。專家認為,只有當政府部門、交通運營企業、互聯網企業、社會公眾等共同參與,建立全社會交通資源統籌利用機制,智慧交通時代才真正到來。
9月28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捷行動方案(2017—2020年)》。吳忠澤説,智慧交通系統建設成為城市交通治理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新方案旨在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充分融合各部門、各企業的交通數據,共同完善智慧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