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體育局召開2017年江蘇體育産業大會,公佈了首批“江蘇省十佳體育公園”名單。南京聚寶山體育公園從省內眾多體育公園中脫穎而出,榮膺“江蘇省十佳體育公園”。
據悉,南京聚寶山位於主城區與棲霞仙林交界處,南靠寧鎮公路,東臨仙堯路,西面和北面緊靠滬寧鐵路,總用地規模約2200畝,于2012年建成並對市民免費開放。園區充分利用聚寶山豐富的森林、水體資源實施景觀建設,減少人工雕琢,最大限度保護山體原生態環境,形成了約100萬平方米的森林休憩地、水景濕地景觀;在依託原生態綠色山體的基礎上,建成多條登山道和慢行步道,在沿線引入多層次植物群落結構,栽植各類喬灌木18000株,形成了層次多樣的園林景觀效果。
近年來,南京聚寶山依據自然稟賦條件與國家政策指引,持續推進園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園區以體育旅遊産業園為運作方向,緊密依託省市體育主管部門,聯合多方資源,已先後建成十多個體育休閒産業項目並投入運營,其中有體育健身中心、青少年體育文化交流中心、青少年足球運動基地、青少年馬術運動培訓基地、網球運動基地、體育拓展訓練基地、體育戶外運動營地、房車營地、跑者服務中心、體育科技創意園與青少年垂釣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育休閒産業功能佈局與發展基礎。同時,南京聚寶山也是“江蘇省自行車運動訓練基地”與“南京市輪滑運動訓練基地”,並於2017年9月成功舉辦了2017年世界全項目輪滑錦標賽所含輪滑回轉與高山速降兩大比賽項目。隨後,又成功主辦了南京聚寶山四小時山地自行車耐力賽。
南京聚寶山通過掇山理水、築圃造林,完善體育旅遊設施與配套服務設施,舉辦各類精品休閒體育賽事,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也為園區積攢了較高的人氣。據統計,南京聚寶山年服務體育健身人群超過40萬人次,已成為市民休閒、運動、健身的又一生態目的地。
未來,南京聚寶山將重點聚焦于整體構建“體育+旅遊”的産業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園區體育旅遊項目載體,優化園區體育旅遊産業結構,全方位、全要素提升園區體育旅遊産業的運營能力與效益,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成為南京地區具有規模影響與鮮明特色的體育旅遊産業聚集區,並努力成為南京地區體育旅遊産業發展的先導區與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