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一個睡眠貼,在人體睡眠時往胸口一貼,它就可以輸出心電等生理數據。”近期在南京舉辦的動態醫學大數據金陵國際論壇上,哈佛醫學院動態生醫指標中心研究員劉燕輝博士介紹。據悉,哈佛動態生醫指標中心與南京一公司開發了心肺耦合(CPC)技術以及智慧創新演算法,通過海量生理數據及大數據分析,可為主觀中醫理論體系建立客觀的數據支持並做現代科學理論探討。
“睡眠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在一些專科比如精神科,當一個人出現抑鬱、狂躁的時候,他的睡眠結構就會改變。如何用藥、用什麼藥、效果怎樣等這些此前都沒有客觀的標準。這個睡眠貼可以提供一個客觀的指標,以此來指導醫生精準用藥。”劉燕輝介紹。
“我們希望可以採集24小時長期的健康數據,在這個過程中根據人體的反饋,借此探究對人的健康到底哪些指標是重要的,同時也是對中醫經絡、子午流注等理論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