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省文聯出品的話劇《中山碼頭》剛剛入選2017年的江蘇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這部為我國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專門策劃的劇作,用現實主義創作方式,還原了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心中留下的難以磨滅的傷痕。
話劇《中山碼頭》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南京淪陷前夕。在中山碼頭做生意的吳老闆購得小火輪一艘,打算在兒子的婚禮上贈與新郎新娘。可是,日軍兵臨南京城下,在保衛南京光華門的戰鬥中他的兒子壯烈犧牲,在傷兵醫院當護工的兒媳也慘遭日寇殺害。家破人亡的吳老闆萬念俱灰,最終開著小火輪毅然衝向日寇的艦艇。
劇中有很多南京元素,比如吳老闆的客棧就開在中山碼頭的旁邊,他為兒子張羅婚禮的過程中還提及了韓復興、綠柳居、中央飯店、中央商場等南京人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