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通健康扶貧扶到“病根”上 多道防線庇祐10.89萬低收入人口,力破“病—貧—病”的困局
患嚴重精神疾病的如皋市城北街道居民劉培來,最近又被送到如皋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正規治療。這一次,家人再也不用為醫藥費而憂心忡忡了,“叔叔是建檔立卡的低收入人口,9月和10月兩次住院,一共花了11700多元,我們都是0自費。”劉培來的侄子劉志剛説,經濟負擔一下減輕很多,多年來籠罩在家裏因病致貧的愁雲也消去不少。
讓劉培來家人眉頭舒展的,是南通正在推行的健康扶貧政策。這項政策針對當地建檔立卡的10.89萬低收入人口,從防病、查病到治病,南通設計了多道防線精準施策,扶貧扶在“病根”上,力破“病—貧—病”的困局。
據了解,南通將貧困線設定為人均年收入低於7000元,這一人群尚有10.89萬人。“這些低收入人群,一半左右的貧困原因和生病有關,看病費用成為沉重負擔,‘一病累全家’。”南通市市長韓立明説,“病根不除難拔窮根,沒有健康何來小康?在建設更高水準的小康路上,必須解決因病致貧的‘短板’。”
治窮先治病。為了減少低收入人口看病住院的後顧之憂,南通首先在醫保制度設計上向建檔立卡的低收入人群傾斜,構築起多道保障防線。目前,南通已將這一人群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範圍,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全額補助。此外,這一人群還可享受不低於自付費用70%的醫療救助。“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後,看病就醫仍有困難的,還可優先享受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的救助。”南通市衛計委主任陳冬梅説。
如何讓好政策發揮精準扶貧的作用?南通正在逐步為10.89萬低收入人口簽約家庭醫生,並對他們健康狀況進行篩查。12月14日下午,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如皋市城北街道顧巷村村委會,康慈醫院主治醫生丁遠良正在為村裏30名低收入群眾的疾病進行分類,“他們分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胃病、惡性腫瘤等疾病,根據分類情況和治療需要,再督促他們儘快到醫院治療。”丁遠良説。
據悉,南通市在健康扶貧中,將低收入人群所患疾病分為一次性可治愈的、需要住院維持治療的和需要長期治療的三大類,分類施治。記者採訪時,海安縣衛計委副主任季永東正忙著全縣低收入人群的疾病分類統計和診療救治,“這次共篩選出137名可一次治愈的患者,目前正在組織專家,對他們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實施集中救治。”
在低收入人群看病就醫中,“住院先交押金”的慣例也被打破。截至目前,南通132家醫院已為低收入人群開通了“先診療、後付費”的綠色通道。
今年下半年,一系列健康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南通建檔立卡的低收入人口醫療費實際報銷比例已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