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位於徐州市泉山區的徐州軟體園內氣氛火熱,近百名科技創新型企業“創客”正在與三位十九大精神宣講員面對面交流。交流會在軟體園二樓科創企業路演廳舉行,一場精彩紛呈的十九大精神宣講交流會引發了廣泛共鳴。
主講人、徐州市委黨校基礎理論教研室副主任郝亞娟率先宣講。十九大報告中,創新是重要關鍵詞,報告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聽講人紛紛點頭表示讚許。
甲骨文(江蘇)人才産業基地項目主管金鴿舉手提問:“把創新型國家提到這麼高的位置,有什麼現實意義?”郝亞娟解釋道,中國參與世界科技賽跑,必須用創新實現超越。徐州作為全國重要老工業基地,優勢和劣勢長期並存,“老”的根深蒂固,傳統困難短期內難以解決,但優勢同樣明顯,需要創新引領、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出一個新的發展模式。
宣講人、徐州軟體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棟補充,“很多‘創客’和我交流,甲骨文、華為、聯想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這幾年都走進了徐州這座老工業基地。”王棟又舉例,2017年徐州軟體園新增入駐名企已達343家,是去年新增名企的3倍。科技服務、節能環保、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都在徐州這座老工業基地佈局、成長。
徐州咖啡碼頭機器人總經理王龍龍是本土創客。他問道,具體到徐州這座城市,如何貫徹創新引領發展呢?
宣講人、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黨建民説:“十九大報告多次闡述,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江蘇弗瑞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士躍對這句話非常認可。正因為掌握了核心科技,企業已成長為集物聯網技術開發、智慧新風系統、檢測設備等研發、生産、製造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大氣治理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
徐州軟體園已成長為整個淮海經濟區內最重要的科技型企業孵化基地,截至2017年10月,總規劃面積僅百畝的園區,已實現産值逾40億元,成為徐州的未來科技發展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