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楊心怡):為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全力提升水環境品質,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並於12月21日召開了《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新聞發佈會,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徐小春、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李文青等出席本次發佈會。
《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體現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貫穿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遵循了 “一個高水準建成、六個顯著提升”的目標要求,突出了“控源截污能力建設、水體環境品質提升和長效管護機制構建”三個重點,計劃實施包括構建雨污分流體系在內的十五項任務,對於提升城市水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徐小春在發言時表示,此次《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突出控源截污能力建設是重中之重,南京市水務局按照南京市排水管網建設規劃,進一步加大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管理力度,力爭南京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鎮街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規劃布點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具體包含構建雨污分流體系、完善污水收集管網體系、提升城鄉污水處理水準、加快污水管網排查與修復、加快河道入河排口整治五項任務。
此次《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包括三大特點:一是更加注重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堅持源頭、中段、末端全過程治理,管網建設與問題排查並舉,著力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二是更加注重水體治理的系統性,分別制定了農村水體、建成區水體、重要水體的階段目標,制定了生態化治理方案,恢復與重建河道良性生態系統;三是更加注重管護機制建設,把管護機制建設作為重點任務,著力加強排水設施、河道管護機制建設,通過加強執法監管,形成依法排水、規範排水的良好氛圍,創新建立排水設施、河道保護和管理長效機制,切實保障水體水質的持續提升。
南京市環保局在水環境提升工作採取了多措並舉共建的方法,包括完善水環境監測體系、嚴控工業企業污水排放、細化落實“水十條”、推進太湖水污染防治等措施。據了解,南京市列入江蘇省考的22個斷面中,水質優良(Ⅲ類及以上)比例72.7%,喪失使用功能(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為4.5%,當前,2017年度考核水質目標完成率為95.5%,其中國考斷面達標率為100%,南京市8個江蘇省考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良好,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的比例為100%。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李文青在發言時表示,下一步南京市環保局將以提升水環境品質為中心,齊心協力、系統謀劃,全面完成國家以及江蘇省下達的水環境治理任務和斷面達標的目標,全力打造市民滿意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