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環保 >> 正文

南京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有序推進

2017-12-25 10:44:35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有序推進 精雕細琢,新南京更顯高品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res03_attpic_brief

圖為鳳台南路環境綜合整治成效初顯。 徐琦 攝

  眼下,無論是南京市民還是來南京遊客,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南京變得不一樣了:道路街巷整潔有序、城市功能提檔升級、生態環境優美宜人,不少道路上空縱橫交錯的“蜘蛛網”消失了,一些老舊小區換新顏,曾經“臟亂差”的老街巷變身歷史文化街區……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南京市2017年開展的城市精細化建設十項行動。一年來,十項行動圍繞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秩序、品質風貌、民生設施等方面問題,以道路、建築立面、老舊小區整治,管線下地、城市公廁改造,綠化景觀、城市亮化提升等為重點,抓薄弱、補短板,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近日,南京日報記者從南京市建委獲悉,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共200個項目,總體進度基本達到序時進度要求。精雕細琢之下,高品質新南京已經躍然而出。    

  道路整治:“上天入地”彰顯特色

  紫金山北麓,有一條長約2.55公里的蔣王廟街(老寧棲路)。玄武大道建成前,這是城東通往棲霞的重要道路。廖仲愷何香凝墓、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許多革命先烈、民族英雄長眠于附近,賦予了老寧棲路獨有的特質。歷經歲月洗禮,這條老路隨處可見坑洼、裂縫、沉陷,給行人車輛通行帶來諸多不便。

  11月4日,老寧棲路啟動整治,總計1.35萬米強弱電管線全部改造下地,3.2萬平方米路面完成病害治理,全線車行道重新鋪設瀝青,2300米雨污水管道改造完善,1.8萬平方米綠化提檔升級……35天后,路面平坦暢通、空間清爽通透、綠植景觀增色添彩,老路煥發新生機。

  老寧棲路,只是今年實施整治的22條道路之一。截至目前,玄武大道、北京東路、太平南路、中華路、鳳台南路等11條道路已經整治完成,長白街、丹鳳街、廣州路東段等11條道路正加緊推進。

  以道路為中心,整治內容是全方位的:空中,梳理強弱電桿線,清理廢棄桿樁、私拉亂接,最大限度並桿減量、改造下地;地下,完善雨污水、自來水、燃氣等管網;路內,消除車轍、壅包病害、維修破損路牙沿、人行道板等;路外,同步整治沿線建築立面,挖掘歷史文化底蘊,植入南京特色元素。 

  道路綜合整治結合道路特色精心設計:太平南路、常府街主打“民國風”,建築外墻色彩是“民國灰”,統一遮擋空調外機的裝飾構件也是“民國味”;北京東路兩側,10棟建築統一整治,按照國際先進理念打造精緻共享街區;玄武大道沿線栽植櫻花、紫荊花、海棠花、紅梅,不論四季如何變換,始終鮮花盛開;鳳台南路沿線栽植紅、粉、黃各色月季,打造出南京首條“月季大道”……真是“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風景”。

  老舊小區整治:全方位、立體式營造宜居環境

  2016年5月,南京市民周先生在鼓樓區藍天園小區買下學區房時,帶有一絲絲的遺憾,“綠化雖然不錯,但是樹都太高了,即使陽光燦爛的日子,走在小區裏也是陰冷陰冷的。很多樓外墻塗料嚴重剝落,看上去破舊老態。”

  遺憾很快得到了彌補。2017年9月,作為外秦淮河沿線小區,藍天園啟動環境綜合整治,不僅如周先生期盼的那樣整治建築外墻、梳理小區綠化,而且還做得更多更好。小區兩處入口重新建設,所有管線全部下地,屋頂治漏,空調外機、防盜窗、遮陽篷統一設置,路面適當拓寬並重新攤鋪。“可以説是全方位、立體式整治,相信很快這裡會變得像新小區一樣,優美、宜居。”周先生説。

  2017年,外秦淮河沿線小區、明城墻沿線小區等240個老舊小區都實施了環境綜合整治。小區道路、綠化、休閒設施是整治的必選項,同時外墻立面實現“四統一”,即統一遮陽篷、曬衣架、空調遮擋和防盜網,對具備“管線下地”條件的則“應下盡下”。特別是明城墻沿線老舊小區,整治資金標準超過600元/平方米,是以往的兩倍多。

  精與細的考究之下,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脫胎換骨”,曾經的“老破小”如今變身精緻“小洋房”。目前,40個小區整治已全部完工,160多個小區基本完工,另外30多個小區正在加緊收尾。由表及裏的精細整治,讓這項民生工程真正成了民心工程,居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讚”。

  綠化提升:小巧“口袋公園”給老城透氣

  12月8日,佔地約1500平方米的南大附中三角綠地完成了景觀提升改造。這塊身處鬧市區的綠地,綠量大、色彩少,導致景觀單一、視覺通透性差。經過一個多月的改造,適當減少常綠板塊面積,新增開花色帶,並移植了一些小喬木開闊觀賞視野;入口處採用輪胎內栽植宿根花卉,營建微景觀;還新增廊架等休憩區域,打造了一處精細、耐看的城市精品綠地。

  “雄渾偉岸、精細不足”,是南京綠化的一個特點;綠化分佈不夠均衡,老城區、老小區遊園綠地有所欠缺,是南京存在的一個問題。針對此,2017年南京市新改建41個遊園綠地,既包括像南大附中三角綠地這樣的改造提升項目,也包括結合城市棚改、拆違拆破和河道整治騰出空間、見縫插綠新建的“口袋公園”。

  位於秦淮區三條巷的華舫置業綠地、天妃巷綠地等,都是新建的“口袋公園”。“‘口袋公園’面積不大,大的三四千平方米,小的一兩千平方米,卻是城市綠化體系中最接地氣的部分。”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説,這些小型的遊園綠地深處老居民小區,配有健身器材、休閒坐椅,市民吃完飯“晃晃”就到了,還為擁擠的老城透了氣,提高了老小區的環境品質。

  為了提升綠化精細度,n南京市2017年還在主幹道的綠化帶、交通島綠地、街頭綠地等處,營建了136處花境微景觀,改變以往綠量有餘而色彩、層次欠缺的單調綠景,豐富立體景觀層次,為城市增色添彩。花境如詩,繽紛點綴南京街頭。

  此外,截至11月底,全市沿河環境整治共拆違約1.8萬平方米,建設步道約44.1公里,以內秦淮河東段為代表的一大批河道實現了“排水暢通、水清岸綠、景觀相宜、人水和諧”的生態環境目標。交通秩序整治、城市亮化提升、城市公廁改造等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並取得了明顯的整治成效。精心設計、精緻建設、精細管理,讓環境綜合整治之後的南京品質有了顯著提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