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滬寧杭城市市容景觀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2017-12-26 15:20:56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南京明年600條街巷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微出新”,留住背街小巷老味道

  滬寧杭城市市容景觀研討會日前在南京舉行。新華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南京啟動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工作,全市573條街巷實現“潔、凈、平、亮、序”,明年還將實施600條街巷的精細化整治。如何打造更高品質的背街小巷?與會專家認為,一座城市的背街小巷整治,要用系統化思維思考,尊重街區歷史和原住民需求,突出特色,避免“大拆大建”,更不能“千街一面”。

  尊重街巷生態,避免“千街一面”

  22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南京邁皋橋街道老街,仿佛穿越到了民國街巷。只見每一棟樓外立面都變成了民國建築風格,菜場門口的商鋪,也如同照片里民國模樣。菜場對面,長亭依依,市民正沐浴著陽光;街尾長長的文化墻上,圖文並茂地講述邁皋橋地名的來源——原來這裡叫“買糕橋”。

  南京邁皋橋街道這條老街,長1.3公里,自上世紀30年代就有,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漸漸變為違建亂搭、污水亂排、桿線亂架的老街。在背街小巷治理過程中,邁皋橋街道突出特色,打造出一條清新別致的民國風情街。

  “街巷整治,不能同質化。”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丁勤華笑言,滬寧杭3個城市很多地方很相似,包括設計、色彩等,一些出差的人,一覺醒來,常常不知在哪個城市。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屠曙光也有同感。他説,街巷是城市文化重要載體,尤其對古城南京來説,每條街巷都有講不完的歷史故事、文化等,應該尊重街巷的原生態和原住民。東南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崔天劍説,南京的很多街巷承載著各自的文化特色,貼近百姓、貼近生活,“在整治的過程中,不能一味考慮商業化,應該結合街巷的歷史和建築的功能,彰顯文化特色。”

  挖掘老街歷史、將文化植入此次治理,正是邁皋橋街道老街治理定位。邁皋橋環境綜合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小梅告訴記者,此次整治,在不進行大規模動遷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城市“微更新”,比如在保留菜市場的同時,把週邊改建成商鋪,再引進老字號餐飲企業和品牌,既方便了居民,也與民國懷舊特色相得益彰。

  南京城管局市容景觀處處長王吉貴説,2017年整治前,南京明確街巷所要表達的城市元素和基本色調,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則進行設計,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突出南京特有的文化元素。明年“凸顯特色”仍是一大亮點。

  滿足功能需求,避免“塗脂抹粉”

  22日下午,來接學生的家長車輛陸續佔滿了南京龍蟠裏,“再過半小時,這路就水泄不通。基本每天都如此。”南京市鼓樓區華僑路街道城管科科長張偉説。龍蟠裏是南京漢中門附近的一條小巷子,東頭接江蘇省人民醫院,西頭則是南京29中所在地,小巷交通繁忙,周邊居民出行困難。

  這樣人口密集的典型街巷,如何整治?東南大學規劃設計院副院長高崧認為,街巷整治首先要還原它原始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功能,阻礙交通的設施、行為都應該清理。街巷整治還要避免使勁“折騰”“塗脂抹粉”,除了一些有文化內涵的街巷需要重點打造外,大部分的街巷實現“窗明几淨”就是最高境界。

  新華日報記者22日現場採訪發現,南京按片區整治的街巷,一邊整治一邊實施精細化管理;部分納入2018年計劃的街巷,目前已提前啟動整治。

  “對市民來説,交通暢通、街巷整潔,這些功能要素,是我們這次出新的關鍵詞。”張偉説,龍蟠裏改造雖是明年的任務,但道路施工、強弱電、市政路燈等4家施工單位已進駐龍蟠裏。為了少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華僑路街道執法中隊每天都要檢查,街道協調施工單位規範有序施工,同時取締了兩個無證經營早餐店,並著手拆除兩處違建,滿足市民的通行需求。

  “街巷整治後續管理也要跟上。”據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長靳楠介紹,南京對每條整治好的街巷配一名“街巷長”,掛牌公示,市民發現問題可隨時找“街巷長”。“街巷長”一人總負責,城管執法人員、社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停車管理員、環衛管理員對“街巷長”負責,發現任何街巷管理問題,齊心協力迅速解決。

  “匠心”獨運,才能大放異彩

  “街巷出新,也需要‘匠心’”。屠曙光説,一個好的設計方案,如果沒有用工匠精神去做,是完不成的。今年南京茶南街道出新施工到一半時,發現實際成品和效果圖不太一樣。導致信息誤差的元素很多,但施工品質是主因,管理者專業性缺乏也是因素。

  “明年南京還有600條背街小巷要整治,如何避免類似的尷尬?”在屠曙光看來,管理者尤其是一線管理者要“專業”,“作為一線管理者,如果施工現場出現問題,工人一定會問你,讓你拿主意。”因而,一線管理者要有專業知識,他建議對一線管理者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屠曙光認為,作為管理者應該有預判信息誤差的能力,將誤差值降到最低。“要接地氣,尊重街區原生態文化,尊重建築原來的格局。”屠曙光説,“因為街區有了歷史、文化、原住民,才能構成街區自身的老味道。”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幹。”高崧也強調, 街巷是文化沉澱下來的載體,涉及到建築學、色彩學等各種專業知識,“要了解每條街巷歷史,知道街巷每一棟建築的風格,根據它的格局、材料等施工,南京街巷出新才能大放異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