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裏古鎮將建“太陽能+無線充電”公路 車行路面上 無線能充電
在江蘇省蘇州市同裏古鎮遊玩的遊客會發現,古鎮上不少道路兩旁的路燈上有了新玩意——一塊太陽能面板和一個快速轉動的球。原來,這些原本普通的路燈經改造後可以利用風能與太陽能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不僅如此,停車場上的充電樁、小區配電房裏的智慧巡檢機器人,還有弄堂裏的民用線路改造……一股綠色科技風吹遍了同裏古鎮。
不久前,在蘇州市吳江區召開的同裏新能源小鎮建設專家諮詢會上,蘇州市政府和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項目計劃首度亮相,一個新能源小鎮呼之欲出。
古鎮開啟低耗模式
同裏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2016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這個千年古鎮舉辦。2016年10月,江蘇省電力公司與蘇州市共同建設蘇州國際能源變革發展典範城市,重點打造同裏新能源小鎮,探索能源變革發展的綠色同裏模式。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同裏古鎮管理保護委員會黨委書記陳建忠介紹,根據《同裏新能源小鎮建設發展規劃》,能源使用範圍聚焦在古鎮區域,面積2.4平方公里,主要展示用能方式的變革。能源供應範圍擴展到同裏鎮區和吳江開發區,面積約176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方案,同裏新能源小鎮建設主要通過特高壓輸電配套工程、兆瓦級光伏電站、天然氣三聯供項目的建設,實現多能互補,轉變能源供給結構。方案將助推同裏鎮向能源變革新技術全面轉型升級。
陳建忠説,同裏將在新能源小鎮建設發展規劃的引領下,推進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蘇州宣言》在同裏的創新實踐,將同裏建設成為“能耗低、模式新、應用廣、效益好、特色明”五位一體的新能源小鎮,打造成為世界能源變革發展的典範。
智慧電網融入居民生活
“吳江同裏北聯村8號臺區,用戶編號6580012576,表箱號0603271856,用戶家中斷電,請立即前往檢查。”12月16日10時01分,一條信息出現在吳江區供電公司同裏供電所所長王明中隨身攜帶的電力搶修智慧移動終端上。此時的王明中,正在附近巡查電力設施,距離故障點僅有5分鐘車程。從故障發生到他收到準確信息,不到1分鐘。停電居民的手機也收到了故障信息,並告知供電搶修人員已趕赴處理。
在同裏,智慧電網的應用已經融入新能源小鎮居民的生活中。近期,國內首個主動式智慧電錶示範村在同裏鎮北聯村建成,基於高級智慧電錶的主動配電搶修系統首次投入運行。
如今,北聯村裝備了寬頻載波與微功率無線雙模通信的主動式智慧電錶和數據採集器。即使故障停電,也能靠自身電容保持在線通信,將故障信息實時傳送到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中心將配電、用電、搶修等各環節的信息貫通,通過準確的線路、變壓器、智慧電錶的網絡拓撲關係,對智慧電錶傳回的停電信息進行智慧研判,精準定位故障點。吳江區供電公司行銷部副主任何歡説,在新能源小鎮主動式智慧電錶示範村內,預計報修平均到達現場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工作效率將提升50%。
汽車可在行駛中充電
電動汽車駛過一條充電公路,便可以給汽車電池充電,這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場景,不久的未來將在同裏實現。
針對同裏地區分佈式能源建設規模小、布點分散的特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和蘇州市政府將建設一批首臺首套創新項目,實施交直流微網路由器示範工程、大規模低壓直流配電環網、實用化高溫超導直流電纜、“太陽能+無線充電”公路等16項能源創新示範項目。
其中,“太陽能+無線充電”公路、國際領先的無人駕駛電動觀光專線項目備受關注。根據同裏新能源小鎮建設方案,同裏小鎮將建設一條2.5公里“太陽能+無線充電”環島公路,敷設太陽能電池磚和無線專用充電通道。
“我們將利用路面光伏發電為無線充電裝置提供電源,對行駛中的電動汽車提供即時無線充電服務,提升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剛介紹,在環保公路上,將建設無人駕駛電動觀光專線,並配備高精度衛星定位系統,通過車載傳感系統感知車輛周圍環境,自動規劃行車路線,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
“開展同裏新能源小鎮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引領‘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的重要實踐,是踐行‘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能源發展路徑的重要探索。”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積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