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壯士斷腕助推化工産業轉型升級 泰興打響“減化”攻堅戰
12月28日,《新華日報》記者在位於泰興經濟開發區的江蘇中丹化工技術有限公司中控室內看到,技術人員坐在電腦前對設備進行監控和操作,最大限度實現精準管理、降低能耗。
江蘇中丹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是江蘇中丹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年産2.5萬噸對硝基苯乙醚,原生産基地位於虹橋鎮內,擁有30多年成熟生産經驗。公司總經理陳捷説,經過實地調研,去年初企業決定將該項目搬遷至泰興經濟開發區內,實現對環境治理設施和生産條件的提升、淘汰落後生産設備,運用自動控制系統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産生,促進環境質態提升優化,“搬遷後成本不升反降,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去年底,江蘇省啟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減少落後化工産能是省、市“263”專項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泰興市以高度的共識、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覺,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嚴格的要求、更紮實的舉措,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將‘263’專項行動向縱深推進。”“從被動忙於末端環境治理向主動推進産業升級轉變,推動化工産業向綠色化、精細化、循環化、高端化方向加快轉型,打造長江下游高端精細化學品生産示範基地。”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説。該市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讓生産工藝落後、污染物排放嚴重又治污無望的化工企業及早關停,讓有能力通過自身更新設施、實現減排的企業在綠色生産中做大做強,節能環保産業快速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動力。目前已關停40家、轉移重組5家。明年將全面完成小化工企業整治工作,化工企業入園率達90%以上,化工産業精細化率超45%,化工産業關聯度超65%。
泰興經開區是泰州起步較早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園區內化工企業眾多。以生産叔亞胺為主的江蘇匯豐科技公司是較早入園的化工企業之一,企業設備老舊、工藝落後,存在較大環保安全隱患,今年被列入“淘汰關閉”名單,9月底前完成廠房和設備拆除工作。在泰興經開區,像這樣被列入關停名單的企業共有26家,都是污染重、環保安全隱患大的中小化工企業,園區逐一制定方案、落實責任。
“減化”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新祥醫藥原料有限公司是黃橋鎮一家骨幹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較大。近年來企業不斷加大環保投入,但隨著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廢氣等環境問題日趨顯現。當地黨委、政府下決心,相關人員多次進廠宣傳“263”專項行動有關政策,取得企業的支持與配合,新祥醫藥最終關停。
黃橋鎮副鎮長周向明説,對照泰興“四個一批”專項行動計劃,該鎮擬關閉的6家化工企業均已全面停産,並採取斷電措施,目前4家已拆除到位;計劃整治重組6家、升級改造1家、搬遷轉移1家,目前正有序推進。
化工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泰興持續打好生態建設攻堅戰,實施10大類32項生態建設工程,突出長江沿線生態修復保護,在不少於三分之一的岸線建設濱江生態走廊,兩公里先導段今年基本建成,明年形成12公里長江生態廊道,著力打造“大江風光樣板區”。
鐵腕出擊,淘汰落後化工産能,加大力度推進“減化”工作,環保部門更是當仁不讓。泰興市環保局局長吳小平説:“將持續打好環境執法監管攻堅戰,不斷提升環境執法監管能力和應急快速處置能力,以最嚴的執法監管依法打擊處置和震懾預防環境違法行為,著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生態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