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發出在新時代展現高品質發展新作為的動員令。全省上下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新要求,圍繞經濟發展高品質、改革開放高品質、城鄉建設高品質、文化建設高品質、生態環境高品質、人民生活高品質等六個方面凝聚共識、合力攻堅,奮力在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新華日報》1月2日起推出貫徹全會精神·新年特別報道,緊扣“高品質發展”,著力展現江蘇在經濟社會發展上的新舉措、新打算、新思考。
推動高品質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所作出的必然選擇,更是江蘇作為東部發達省份必須扛起的重大責任。
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在推動經濟發展邁上高品質臺階的過程中,我們要適應科技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圍繞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在創新引領、自主發展上下功夫,全力推進江蘇製造向江蘇創造轉變、江蘇速度向江蘇品質轉變、江蘇産品向江蘇品牌轉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以科技能級定義經濟水準
全會報告指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要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戰略支撐。要系統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要更加注重基礎研究、原始創新,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著力打造江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要更加注重應用研究、集成創新,著力提升江蘇産業經濟的競爭力……
2017年12月13日下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佈: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第一個新藥上市申請獲CFDA受理。這個代號為IBI308的新藥是信迪單抗,適應症是霍奇金淋巴瘤。消息一齣,曾經創下中國生物醫藥領域金額最大國際合作項目的信達再次成為醫藥界關注的焦點。
“科技的能級定義著經濟的水準。信達這樣的企業,以創新的脈動,重塑著江蘇更高品質的經濟形態。”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呂永剛表示,江蘇應當營造更好的環境優勢和體制機制優勢,讓更多信達這樣的企業脫穎而出,讓更多的科技高地成為經濟高地。
常州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堅信,科技能級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是呈幾何級別上升的。年前,常州高新區收穫好消息:在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年度綜合排名中位列第25位,兩年躍升了17位,躋身全省國家高新區前三強。周斌表示,高新區將咬定科技創新不放鬆,重點實施“三強化”工程:深化創新驅動強化工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創新企業集群大突破;深化人才引領強化工程,力爭2018年市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50名以上,人才企業銷售總額達到25億元;深化改革攻堅強化工程,加快推進改革組合拳,培育新動能、爭創新優勢。
全會報告特別指出要更加注重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在科技工作者中激起強烈反響。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袁慎芳表示,江蘇作為高校和科研院所雲集的科教大省,在創新型省份的建設中理應走在全國前列。“通過學習領會婁書記的講話精神,我認為我們必須以更廣的全球視野、更高的標準在本職工作中全力貫徹科技創新的精神。我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必須結合國家及江蘇省發展的重大戰略和需求、敢於瞄準高水準、突破性的原創性成果開展科研攻關,同時要注重科研成果在江蘇省的産業轉化,促進江蘇經濟發展。在科研攻關的同時,也要為國家和江蘇培養勇於創新、踏實奮進的創新科研的隊伍和人才。”
以動能轉換促進品質變革
新動能既來自於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成長,也來自於傳統動能的改造升級。
全會報告指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加快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抓住計算機技術由先導性技術變為普適性技術的契機,促進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與各行業領域的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和現代供應鏈等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進一步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促進傳統産業創新發展,提升産品的附加值。
提到搶抓技術風口尋求經濟增長新動能時,省內“獨角獸”企業運滿滿創始人張暉對2018年企業在江蘇的發展信心十足。“運滿滿”有著“貨運版滴滴”之稱。張暉表示,2018年將是企業發展實現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關鍵年,運滿滿將著力推動新動能向三個方面傾斜:一是推進傳統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二是搶佔物流科技制高點,加大對智慧運力調度、新能源卡車、無人駕駛等技術的研發力度,成為江蘇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新業態的試驗田和主力軍;三是將繼續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沿線國家輸出中國特色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置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創新發展的交匯點,省內傳統能源行業企業徐礦集團,同樣在培育新動能的道路上秣馬厲兵。
徐礦集團副總經理趙從國介紹,近年來集團主動向礦井所在省區上報關井計劃16對,共計退出産能1295萬噸。堅持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的背後,徐礦集團正著力提升企業産品的附加值。按照經濟發展高品質的要求,以煤電化一體化為方向,加快發展電力、甲醇、精細化工等産業,提高煤炭産品附加值;同時,還將沿“一帶一路”將業務向西部富煤地區和境外沿線國家拓展,深化國際産能合作。
在宿遷市泗陽縣,村民們近年來對“生態+”“旅遊+”“互聯網+”等新詞不再陌生。縣委書記徐勤忠介紹説,發展綠色物流、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新經濟的同時,縣裏還將緊扣經濟高品質發展主線,一面推行“優進優出”,嚴把環保和技術關;一面“降本增效”,進一步落實減費降稅,降低阻礙新動能迸發的制度性成本。
以改革創新激發製造轉型
全會報告指出,製造業是江蘇經濟的命脈,要深入落實“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對傳統産業的推動作用,引導企業更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開展自主創新。同時,要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實幫企業減負。省市縣要三級聯動,聚焦重點企業、重點産業,支持發展、服務需求,使“江蘇智造”成為一張靚麗名片。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章壽榮認為,製造業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穩”的根本、“進”的基礎,同時也是江蘇傳統經濟的優勢所在,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需注意三方面問題:一是優化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生態環境,大力發揚創新文化,促使傳統優勢與新興技術實現融合;二是調動企業與企業家在製造業轉型過程中的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力先轉一批;三是構築轉型所需的人才高地,聚集高端要素向製造業傾斜,避免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後期動力衰減。
如何引導製造業企業更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開展自主創新?在呂永剛看來,進一步優化財稅制度、提升實體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知識産權保障、推進要素市場改革,確保大中小企業在要素市場中均能獲得公平對待,是深層激發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主動性的關鍵。
東臺市委書記陳衛紅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下一步,東臺將加快發展智慧製造,重抓企業智慧化改造和網絡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滲透,重點研發一批智慧裝備産品,打響“東臺智造”的品牌,將區域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20家以上。同時,大力培育新興産業、不斷厚植適宜實體經濟發展的土壤,優化産業環境,推進“一鎮一園一特”培育計劃,以各具特色的産業園區、眾創空間和孵化器,釋放實體經濟轉型與創新的活力。
對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昌來説,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不僅是社會需要,對企業發展同樣意義深遠。“華利達將對標‘中國製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做強自主品牌,同時升級國內紡織産業基地,打造全國服裝製造示範基地,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把帶有‘江蘇智造’烙印的産品推到全國、推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