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關於發展實體經濟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講的是實體經濟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句話是要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四個要素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講的是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的內容和應達到的水準;第三句話是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講的是用什麼辦法去實現。其中,建立四位協同的現代産業體系,必須理清六大關係。
一是實體經濟與科技創新的關係。江蘇科技研究水準比較高,但實體産業水準跟別人差距大。我們的科學研究、科技創新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而是陷入自我循環,就跟現在的金融一樣,資金不進入實體經濟領域,科技成果也不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科研的産業化。科研的産業化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把錢變成知識,二是把知識變成錢。在第一個階段不應該強調科研産業化,但第二個階段沒有實現産業化就會造成兩者之間的不均衡。
二是實體經濟與現代金融的關係。江蘇最大的問題是實體經濟非常發達,但是現代金融不發達。對我國來説,實體經濟不實,虛擬經濟太實,資金在自己體系內運轉,不進到實體經濟裏面,實體經濟創造不了社會所需要的滿意回報,吸收不到足夠的資金。一方面虛擬經濟太火,另一方面實體經濟掙不到足夠的利潤,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其實針對的都是實體經濟,中國最大的泡沫是在實體經濟領域。虛擬經濟領域不能用行政手段去打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包括理財追求,理財追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想到房地産領域,這就是房地産泡沫不斷積累的原因之一。虛擬經濟領域中資産荒,導致房地産價格不斷拉高,進而使實體經濟開始衰退。
三是實體經濟與人力資源之間的關係。這裡面的主要問題是實體經濟得不到足夠保障的利潤,因此人才不願留在實體經濟領域。大家所在的學校、所培養的學生,特別是985高校,有幾個畢業生願意到實體經濟去當工匠?從家長的教育來看,哪一個學生的家長希望孩子上了大學後到實體經濟裏面去當工匠?接收不到最優質的人力資源,實體經濟怎麼發達?
四是科技創新與現代金融的關係。一般來説科技的早期階段,比較適合直接金融進行支持,比如風險基金。而大規模産出階段,比較適合間接金融來進行支持,比如銀行融資。很多地方成立科技金融,讓信貸去支持科技創新,難度很大。風險很大的科技創新領域,一定要用直接融資的方式、資本市場的方式來進行融資,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五是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的關係。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本的矛盾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我們人力資本供給不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向西方輸出了大量的留學生,這幫人成長起來後,成為我國科技進步的重要基礎。建議建立內需平臺,形成一個強大的吸收全球科技創新資源的機制,中國內需起來之後,一定會吸引全世界最先進的資源往中國流動,這是未來很重要的戰略。
六是現代金融與人力資源的關係。江蘇有發展現代金融業的強烈要求,但金融人才比較少,人才都跑到上海、北京去了。建設強大的現代金融沒有人才不行,現在大學裏招生分數最高的是金融係,最聰明的學生都在金融係,畢業後都跑出去了。要建設一個四位協同的産業體系,現代金融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體系,得把最優秀的金融人才想辦法引進來、留下來、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