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濕地面積增加 保護還待加強

2018-01-10 08:53:13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濕地保護條例施行一年成效初顯 濕地面積增加 保護還待加強

  2017年底,江蘇省兩地傳出進入國家級濕地公園名錄的喜訊——

  徐州市九里湖濕地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這是徐州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濕地原為龐莊煤礦採煤塌陷地,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去年底,九里湖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揚州市鳳凰島濕地公園也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該市再添一個“國字號”濕地公園。至此,揚州已有2個國家濕地公園,7個省級濕地公園。

  濕地是“大地之腎”,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生産力最高的生態系統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之一。江蘇省濕地面積約佔全省國土面積四分之一,濕地總面積居全國第六位。2017年1月1日,《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一年來,江蘇省濕地保護情況如何?《新華日報》記者採訪了江蘇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

  江蘇省林業局濕地保護站站長盧克成説,《條例》施行後,江蘇省林業局組織編制了《江蘇省濕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並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于去年9月發佈實施。目前,已啟動省級重要濕地劃定工作:將自然濕地保護率、濕地恢復面積、濕地保有量等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設區市;加強全省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嚴格濕地保護考核監測統計,完成全省濕地管理與生態監測平臺一期建設,並啟動二期建設,建立實時濕地監測站點27處,建成鹽城濱海濕地、太湖濕地國家生態定位站;成立全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建立濕地保護專家庫,為全省濕地保護提供有力技術支撐。“2017年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7%以上,通過工程恢復、退養還濕等措施,全省恢復濕地5萬畝。”盧克成説,到目前為止,我省已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13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13個,位列全國前茅。

  江蘇省沿海灘塗濕地為亞洲最大規模同類濕地,是東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重要驛站,每年在我省沿海濕地過境中轉和越冬的水鳥總量逾300萬隻,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頭鶴、東方白鸛等,是全球候鳥保護熱點區域。正因此,沿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尤其是候鳥保護,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那麼,怎麼平衡灘塗開發和鳥類保護之間的關係?

  位於東臺市弶港鎮東部的條子泥,是江蘇省灘塗綜合開發重點工程,預計匡圍面積約40萬畝。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東升告訴記者,近年來,灘塗圍墾越來越注意生態保護,以前是哪可圍就圍哪,現在不是這樣,圍墾前,對微生物、魚類、鳥類都做詳細調查,不能圍的堅決不圍。條子泥現在已完成10多萬畝的灘塗圍墾,圍墾後,首先留足20%生態用地,而且這些生態用地不是簡單“放”在那裏,而是做了適度生態修復,目前正在建濕地公園,目的就是為了讓候鳥有一個獨立的棲息空間。據鳥類研究者觀察,目前在條子泥生態濕地越冬、棲息的候鳥種類比前幾年更多。去年企業還花500多萬元增殖放流,以維護近海魚類多樣性。

  《條例》施行後,各地越來越認識到濕地保護的重要性。蘇州市建立濕地生態補償機制,對沿太湖、陽澄湖、澄湖的生態濕地村進行補償,去年完成106個濕地村的補償檔次劃定工作,同時,各縣市(區)逐步擴大濕地生態補償範圍,提高沿線農民主動參與濕地保護工作的積極性。蘇州市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10年的8%提高到去年的56.4%,列全省第一。無錫市共有4個省級濕地公園,據無錫市“263”辦公室相關人士透露,沿江、沿湖、沿河濕地群落建設正穩步推進,力爭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域濕地群。泗洪縣2016-2017年度退漁還濕工程涉及洪澤湖周邊5個鄉鎮,退漁還濕總面積1.6萬畝;揚州邗江區沿邵伯湖區域去年共退出養殖面積1000畝,生態修復後的湖濱濕地最近迎來40多只越冬白天鵝。

  然而,有些地方對濕地保護的認識仍不到位,濕地往往被作為一種後備土地資源被不合理圍墾、過度開發或轉為他用。去年8月30日,記者接到舉報:蘇南某縣級市一個湖泊河流眾多的古鎮,開發商填埋濕地和公共河道,破壞白鷺棲息地,並準備在被填埋的濕地上建11層高樓。記者實地採訪後發現,這一古鎮邊的濕地2015年剛晉級為省級濕地公園,被填埋的地塊原來也是濕地,一群白鷺在新填埋的濕地邊緣做窩。“工程一動工,這批白鷺就失去棲息場所了。”舉報者説。

  江蘇省林業局副局長盧兆慶説,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11年就列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指標體系,按照《江蘇濕地保護規劃(2015—2030年)》,到2020年全省濕地保有量不能減少,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0%,完成各類退化濕地修復30萬畝,這一任務很艱巨。《條例》施行一年來,濕地保護有了不小進展,但不少地方仍有待建立完善的濕地保護成效考核機制,有待加大濕地保護資金投入,就全省來看,“大地之腎”的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