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閘村面貌。
眼下,清江浦區古莊牛生態觀光園裏的草莓可以採摘了,淮陰區綠源辣椒種植合作社培育的辣椒“一個就夠炒一盤菜”,革命老區劉老莊的大棚食用菌也銷路喜人……春節臨近,人民網新春走基層記者來到江蘇淮安,看到這座昔日的“天下糧倉”正在逐漸展現農業興、農民富、農村旺的新模樣。2017年底,淮安市就鄉村振興召開工作推進會,這意味著未來3-5年他們將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接續發力,由點及面,星火燎原。
越閘村:公司+農戶帶來“三金”收入
越閘村位於清江浦區和平鎮的西南端,原來是市級經濟薄弱村。5年前,“經濟能人”陳長宇回村擔任村支書,正是在他的帶領下,以公司化運作的古莊牛生態農業項目讓這個傳統村落徹底變了天地。從居住條件到便民服務,從現代農業到鄉村旅遊,項目規劃了集中居住、葡萄種植、草莓種植、桃樹種植、旅遊休閒度假、民宿、農産品加工、行政辦公八大區域。
生態觀光園裏,攜家帶口採草莓,觀光直升機帶你飛,水車悠悠轉動,盡顯田園鄉村風情。“春天桃花,夏天葡萄,秋天酥梨,冬天草莓,這裡一年四季都有得看、有得玩。”週末來越閘村休閒的淮安市民王先生説。
按照村裏與古莊牛公司設計的“公司+農戶”模式,村民可以獲得租金、薪金和股金“三金”收益。蘇志林家的10畝田全部流轉給了項目,他又在村養雞場當管理員,老伴做保潔,“我們倆月工資加一起4000來元,每年土地流轉費12000元”,此外公司拿出盈利的30%用於為村集體和村民的股金分紅,2017年他們又從公司得到1000元左右的分紅。如此算個帳,老兩口年收入6萬多元,蘇志林感到挺知足。
如今的越閘村,年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村集體企業收入7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幾年前的8200元實現倍增,增加到了17000元,2017年越閘村還成功入選“江蘇最美鄉村”,一個以生態農業觀光、民俗風情體驗為特色的現代鄉村正在形成。